如今的四川地震災區,到處是兄弟聯手、親人並肩,你追我趕重建家園的火熱場面。
隨著抗震救災逐步進入災後重建的新階段,全國19個省市對口支援四川震後恢復重建,“一省幫一重災縣”,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方略再一次推進!
災區人民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中南海的又一重大決策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的一次地震。大地震對家園的毀滅,慘不忍睹。當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頑強奮戰,奪取了抗震救災鬥爭的重大階段性勝利的時候,黨中央又審時度勢,果斷決策,舉全國之力,匯八方資源,全力投入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
5月31日,在大巴山深處考察的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簡易防震棚的黑板上寫下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艱苦奮鬥”16個大字。
6月5日上午,胡錦濤總書記主持召開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研究部署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對口支援工作。會議指出,這次災後恢復重建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為加快災後恢復重建,必須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舉全國之力。要堅持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方針,按照“一省幫一重災縣”的原則,合理配置力量,建立對口支援機制,組織有關省市對口支援災區加快災後恢復重建。
會議要求,對口支援機制建立後,承擔對口支援任務的有關省市要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積極為災區提供人力、物力、財力、智力等各種形式的支援,優先解決受災群眾基本生活條件,幫助恢復建設城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居民住房,開展人才培訓、科技支援服務等。中央將統一研究制定對口支援的優惠政策。
會議強調,承擔對口支援任務的地區和受援地區都要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加強協調配合,嚴格遵循災後重建規劃佈局、選址要求和建設標準,制訂科學合理的建設計劃,依據規劃抓緊實施。受援地區要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充分發揮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性,互幫互助、苦幹實幹,全力開展生産自救,在全國人民大力支援下,用自己的雙手和辛勤勞動加快重建美好家園。
6月8日起施行的《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條例》,將對口支援納入法制化軌道。條例明確規定,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應當遵循受災地區自力更生、生産自救與國家支援、對口支援相結合的原則。
為加快地震災後恢復重建,並使各地的對口支援工作有序開展,中央制定出臺了《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對口支援方案》。6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的省區市和中央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會議指出,災區群眾是祖國大家庭的一員,幫助災區群眾及早重建家園、恢復正常生活生産,是大家的共同心願和義不容辭的職責。
四面八方伸出溫暖的手
一聲號令,舉國響應。
“災區人民的事就是我們的事。”上海市委領導同志在考察對口支援的四川都江堰時強調,要堅決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做災區恢復重建的堅強後盾與可靠後方。
按照對口支援方案,山東、廣東、浙江、江蘇、北京、上海等19個省市將分別對口援助北川、汶川、青川、綿竹、什邡和都江堰市等18個四川受災縣(市)和甘肅、陜西兩省受災嚴重地區。未承擔對口支援任務的貴州、西藏、青海、寧夏、新疆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等六省(區、兵團)接收的捐贈款物重點用於支援陜西災區群眾生活安排和恢復重建。
按“一省幫一重災縣”的原則,東部和中部19個省市每年對口支援實物工作量按不低於本省市上年地方財政收入的1%考慮,對口支援期限按3年安排。
對口支援的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災區群眾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規劃編制、建築設計、專家諮詢、工程建設和監理等服務;建設和修復城鄉居民住房;建設和修複學校、醫院、廣播電視、文化體育、社會福利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修復城鄉道路、供(排)水、供氣、污水和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和修復農業、農村等基礎設施;提供機械設備、器材工具、建築材料等支援。
對口支援的內容和方式還包括:選派師資和醫務人員,人才培訓、異地入學入托、勞務輸入輸出、農業科技等服務;按市場化運作方式,鼓勵企業投資建廠、興建商貿流通等市場服務設施,參與經營性基礎設施建設等。
6月6日,北京市對口支援地震災區領導小組指揮部召開第一次會議,提出的對口支援災區重建政策措施振奮人心!北京市確定:對口支援四川什邡市,期限暫定3年,為此將壓縮政府辦公經費等公用經費共10%。
北京市還公佈了“市級預算單位壓縮公共經費用於抗震救災的工作方案”:凡使用財政性資金的市級各預算單位,在保證日常工作正常運轉的前提下,對2008年部門預算的公用經費壓縮10%以支援災區建設。這次壓縮公用經費工作共涉及154個部門預算單位,1130個基層預算單位。北京市財政局負責人説,上述公用經費主要是指政府辦公經費、出國經費、差旅費、會議費等。目前,財政局正著手進一步細化計算公共經費的科目,以壓縮出這10%。
記者在地震災區看到,一批又一批大規模、高水準的對口支援項目和物資匯聚到災區。
廣東省提出:援助重建一個新汶川。截至6月6日,廣東社會各界已向災區捐款41.98億元,捐贈物資折款5.03億元,同時,廣東安排援建四川災區14萬套活動板房,共300多萬平方米。6月8日,深圳市現場向甘肅隴南地震災區捐款2000萬元,並贈送藥品4.7噸,帳篷100頂。
福建動員一切力量支援理縣。在接到國家有關部門下達的對口支援理縣任務後,福建省立即動員和調動起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和力量支援災區。6月6日,福建省委、省政府發出通知,明確提出全省行政事業單位公用經費支出在年初預算基礎上調減5%,以支援災區建設。
6月24日,上海市對口支援都江堰市災後重建首批項目正式啟動,包括建設和修復永久性安置房、學校、醫院、基礎設施在內23個硬體項目和一批軟體服務項目。援建人員説:“岷江黃浦江水水相連、上海都江堰心心相印。”
“匯聚陽光可以生火,收攏五指方能成拳”。當對口支援的暖流涌入受災地區,當對口幫扶的援手伸向受災群眾,社會主義大家庭友愛互助的凝聚力必將給災區恢復重建提供巨大的精神動力和現實支援。
重建工地如火如荼
進入6月,汶川地震重災區災後重建工作掀起高潮。
6月1日,在四川安縣黃土鎮災民安置點旁,機器隆隆,挖掘機、推土機正在緊張施工,一大片手持鐵鍬的工人正在平整場地。一場由河南省18個市對口援建活動板房的浩大工程正在轟轟烈烈地進行之中。
河南省駐馬店市建委辦公室主任呂彥領告訴記者,在河南省委的統一部署下,該市迅速組織了一支180人的建築專業人員隊伍,緊急調運了26台建築施工機械和24車生活物資,以最快的速度趕赴安縣黃土鎮實施活動板房施工任務。河南省政府副秘書長張國暉告訴記者,該省已有27家彩板房生産企業投入生産,每天可生産400余套活動板房。目前,已經有2000套運往安縣的各個災民安置點。
6月6日,搭載著620套過渡安置活動房的10多部卡車從福建南平開赴四川地震災區,隨行的還有負責安裝建設的近百名突擊隊員。福建省將援建4萬套共計100多萬平方米的過渡安置房。福建省各生産廠家正開足馬力、加班加點進行生産。福州、泉州、南平、莆田等地生産的首批近萬套活動房,已分別運往四川災區。
來自河北各地的9000多名援建大軍晝夜奮戰,截至6月5日共生産16825套過渡安置房,其中,3429套完成安裝、276套交工入住、4041套已經啟運、8385套運抵現場,超額完成首期援建任務。河北省防疫隊在災區舉辦了“災民防病知識大講堂”,製作發放“衛生防疫聯繫卡”等,協助當地組建培訓消殺隊伍,提高了當地群眾的衛生意識。
6月4日晚,由河北省4名文物專家組成的古建築維修工作隊奔赴災區,對地震中受損的崇州罨畫池、陸游祠和文廟古建築群、江油雲岩寺、成都王建墓、德陽龐統祠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行現場勘察並制定維修方案。河北省還積極聯繫災區勞動保障部門,對有技能培訓需求的災區勞動者,開展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工作,鼓勵本省企業積極吸納災區勞動者,並給予吸納災區勞動者的企業多種優惠政策。
“就是有天大的困難,我們也要克服,爭分奪秒加緊施工,儘快讓受災群眾住進板房。”6月13日,山東青島對口援建北川任家坪工程負責人陳衛華對記者説。青島市承擔了對口援建北川任家坪和陳家壩鄉的任務,截至6月14日,青島市援建活動板房累計生産數量達到4575套,運抵災區2264套,平整場地9.1萬平方米,已完成板房安裝1182套,完成氣電安裝170套,任家坪安置點配套暗渠工程已開挖明渠350米,開挖土石2萬立方米。同時,山東青島在陳家壩鄉的援建工程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之中。
北京援建江油1000套過渡安置房。6月23日,記者在江油市三合鎮看到,一大片空地上,一排排藍色框架、白色墻板的過渡安置房已經拔地而起,工人們正在緊張地安裝墻壁、門板。據了解,北京援建江油過渡安置房建設順利,在城區已平整場地117.33萬平方米,處理基礎5.38萬平方米,安裝活動板房750多套;在鄉鎮已平整土地58萬平方米,處理基礎47.4萬平方米,安裝活動板房250多套。全市累計完成過渡安置房1000多套。
北京援建江油以來,北京市建委派出了知名度高、技術力量強的北京建工集團、北京城建集團、北京路橋集團、北京市政總公司、北京新興集團、北京住總集團、中建一局等7家公司參加援建。北京市建委副主任冀岩負責全面協調。廣大建設者克服了情況不熟、高溫酷暑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在江油市建設和規劃局領導、工程技術人員的配合下,堅持全天候24小時不間斷作業,全力推進建設進度。
北京市各援建單位分別組建了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輪流分班作業。建設者隊伍中,有200多説江油話的工人,幹活特別賣力,他們是北京援建江油公司的職工。這次回老家參加援建活動,他們渾身有用不完的勁。為了加快工程建設進度,北京援建江油各公司還吸收了江油本地的空閒勞動力200多人務工,給出高於當地務工收入的工資報酬。
北京的建設者們説,做災後重建的堅強後方和強大支撐,我們義不容辭。(記者 劉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