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量擴張到以質取勝:我國積極應對國際市場波動

時間:2007-12-16 14:12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 張毅、王優玲)據商務部最新消息,美國對我國産品已發起了第八起反傾銷反補貼合併調查。日益增多的技術壁壘、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等非關稅壁壘使我國出口産品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局面。為應對國際市場波動,我國正在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堅持以質取勝。

  從2002年提出“鼓勵和支援擴大出口”,到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堅持以質取勝”,反映了中國外貿形勢的變化和統籌國際國內市場的需要。

  
 據海關總署提供的數據,今年1月至11月,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近2萬億美元,超過去年全年水準。同時,今年前11個月,貿易順差累計達2381.3億美元,增長52.2%。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隆國強認為,中國龐大的貿易順差與國際分工、經濟全球化及中國出口能力增強等有關。隨著國際競爭的加劇,“中國製造”以低端、低價格産品、數量擴張開拓國際市場的模式亟待改變。

  “中國迫切需要企業通過技術、觀念創新,並更多地借助高品質、高技術産品來參與到國際競爭中去。”商務部産業損害調查局局長楊益説。

  長期以來,中國的出口産品以其物美價廉而受到世界各地消費者的青睞。“中國製造”的鞋、玩具、紡織品等均佔全球市場的首位。然而,中國出口依然存在結構性問題:自主智慧財産權和自由品牌少,低端産品多,缺乏核心競爭力;出口商品中仍存在高污染、高能耗産品;機電産品和高新技術産品佔出口比重不高等。

  與此同時,隨著我國市場更大範圍、更深程度融入全球市場,國際市場價格波動和全球經濟形勢將對我國經濟産生更大影響。商務部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明年美國經濟放緩有可能導致我國出口急劇下降。而“中國製造”産品品質和食品安全問題最近不斷受到海外媒體質疑也表明“以質取勝”,而不是以低價格取得市場份額的重要性。

  商務部副部長、國際貿易談判代表高虎城説,今後一個時期,政府將會引導和支援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立足以質取勝,調整進出口結構,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據商務部提供的情況,今年以來,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要求,採取了一系列緩解貿易順差壓力的措施,包括調整部分産品出口退稅率和進出口關稅稅率、調整加工貿易政策、清理和規範過時的“獎出限入”政策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高耗能、高排放和資源性産品出口。

  從今年7月1日起,國家對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進行調整,共涉及2831項商品,約佔海關稅則中全部商品總數的37%,其中包括553項“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的産品和2268項容易引起貿易摩擦的商品。

  我國還提高了加工貿易企業準入門檻,將環保、能耗、用工、設備水準等指標納入審核範圍,部分商品列入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未批准外資進入煉鋼煉鐵、氧化鋁等國家限制的高污染項目。

  隨著國家採取的一系列調控措施逐步顯現作用,出口增幅持續趨緩,進口步伐明顯加快,貿易順差增幅也開始趨緩。據海關統計,今年1-11月,我國出口11036.1億美元,增長26.1%,比前10個月放慢了0.4個百分點。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