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塑化劑風暴”席捲島內

時間:2011-06-02 16:47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網路評論特刊深度幕後

本期策劃製作:高斯斯                                                    查看往期<<

 

導讀

  由飲料食品添加工業用塑化劑引發的毒食品風暴近日在島內愈演愈烈,各大知名廠牌紛紛中箭,民眾一片譁然。此次風波對島內食品安全界敲響了一次大警鐘。在全球化發展的今天,食品安全問題儼然已經成為人類必須正視的新危機。

 

臺灣需加強食品安全管理 

  臺灣執法部門在事後採取的一系列雷厲風行的打擊行動固然值得稱讚,但島內的食品驗證制度存在漏洞,到底是對食品添加劑成分的檢驗範圍不足?還是檢驗的標準過低?臺當局確實應該好好檢討和改善,以挽回各界對臺灣食品的信心。 【詳細】

品牌商應挑起終極責任

  食品是消費者吃進肚子裏的産品,衛生安全何等敏感,食品商豈可草率?擁有高知名度的品牌商,在採購原物料前,理應指派專業經理人負責調查供貨商背景、生産條件,並檢視産品檢驗合格證明等文件;有十足把握後,才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在今天的大規模生産模式下,品牌商不能把把關的責任全推給行政當局;産品上市獲利,賺錢的是品牌商,不是衛生部門。品牌商不能自稱無辜。 【詳細】

執法力度是否到位是關鍵

  臺灣産品這一次陷入“黑心食品”的風暴之中,著實令人始料不及。在全球化時代,許多食品已經不能單憑標示就能斷定生産地,也不可能從營養標簽確定原料和添加劑是否安全合法,而且監管和檢測單位的條例制定和執法力度是否到位亦是關鍵。 【詳細】

 

延伸閱讀 

塑化劑風波折射臺灣隱憂

  塑化劑事件顯示的恐怕不只是臺灣的食品安全網破了一個大洞,也顯示了整個社會陷入一種道德虛無的狀態,而其源頭,某些激進政治主張者一再出現失序無品的行為,難辭其疚,因為他們為社會做了最壞的示範,鼓動社會形成一種“不把別人當人看”的氛圍與行為模式,這是臺灣之憂。 【詳細】

相關連結

 

  臺灣産塑化劑流毒兩岸四地

  連臺灣問題産品被暫停進口 統一公司産品被納入其中

  質檢總局:出入境檢驗機構多未受理臺問題飲料進口

  大陸公佈暫停進口臺灣食品及添加劑生産企業名單 

  臺灣驗出新種超毒塑化劑DBP 醫師稱比DEHP更毒

  臺灣學者:塑化劑會造成基因毒性 傷害人類基因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