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朝勝:從“十四五”規劃看對臺工作新思路
圖片來源:網路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堅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持為兩岸同胞謀福祉、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融合發展道路的正道,充分體現我對臺工作守正創新的新思路。同時,加強對臺工作與注重防範和化解“臺獨”分裂風險並舉,對臺與其他各項重大工作協調統一、相互促進。新的戰略思路為新時代對臺工作提供了勝利法寶。
一、毫不動搖堅持對臺工作基本原則、根本宗旨和總體目標,確保兩岸關係正確方向
(一)基本原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這是維持臺海局勢和平穩定的政治基礎和基本前提。在此原則問題上,大陸意志堅如磐石,態度始終如一。兩岸同屬一個國家、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是兩岸關係基本定位。充分體現一個中國原則,明確界定兩岸關係根本性質的“九二共識”,經過兩岸有關方面明確授權認可,得到兩岸民意廣泛支援,必須堅持。兩岸關係實踐經驗充分證明,只要雙方能夠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兩岸關係就能夠實現和平發展。沒有了“九二共識”這個定海神針,和平發展之舟就會遭遇驚濤駭浪,甚至徹底傾覆。
(二)根本宗旨:以兩岸同胞福祉為依歸。這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在對臺工作中的具體體現,是我黨對臺政策的終極目標。具體而言就是要始終將兩岸同胞的共同福祉放在首位,堅持依靠並帶領兩岸同胞攜手合作,共同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國家統一進程,共圓中國夢。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為兩岸同胞謀福祉是發展兩岸關係的著眼點和落腳點。正因認真踐行了我黨對臺工作的根本宗旨,對臺工作面臨錯綜複雜形勢仍能克難前行。實現國家完全統一是從根本上維護並不斷增進兩岸同胞共同福祉。
(三)總體目標: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是推進統一進程的最佳路徑。實踐證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維護兩岸和平、促進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的正確道路,是通向和平統一的光明大道,是兩岸同胞順應歷史潮流的共同選擇。大陸始終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爭取以最佳方式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當然,兩岸隔閡不可能一夕解決,加之臺海形勢錯綜複雜,更需深化兩岸融合。堅持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為其提供同等待遇,有助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和平統一認同,是為順利推進統一進程和統一後的長治久安夯實基礎。
二、毫不懈怠探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進程新路徑,確保對臺工作與時俱進
(一)加強兩岸産業合作,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壯大中華民族經濟。經濟基礎是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進程,實現民族復興的物質保障,是兩岸關係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濟發展不穩定與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加強兩岸産業合作,打造兩岸共同市場,是應對當前全球經濟形勢的良方。
(二)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根和血脈,是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和共同心靈家園,是民族復興的“文明依託”,是應對“臺獨”分子全面“去中國化”、遂行“臺獨”分裂圖謀的最有利武器。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兩岸同胞要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其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三)完善保障臺灣同胞福祉和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臺灣同胞是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進程,實現民族復興的主體之一,是我黨對臺工作的依靠力量和服務對象。兩岸一家親,兩岸同胞本應享受同等待遇。祖國大陸早已採取一系列具體舉措。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提出“同等待遇”問題,各部門各地區隨後出臺系列措施。《建議》提出“完善保障臺灣同胞福祉和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是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通過大陸特有制度優勢,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
(四)為臺商臺企提供更大發展空間。臺商是臺胞特殊群體,為大陸改革開放作出了突出貢獻,壯大了中華民族經濟,豐富了民族復興物質基礎。《建議》支援臺商臺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支援符合條件的臺資企業在大陸上市,既是祖國大陸對臺商臺企過去重大貢獻的鼓勵,也是為其未來發展指明方向,並提供保障。
(五)支援福建先行先試探索兩岸融合新路。福建和臺灣有著“地緣近、血緣親、文緣深、商緣廣、法緣久”的“五緣”關係,這決定了福建在兩岸關係中的獨特地位和作用。這些年來,福建在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進程中勇立潮頭,充分發揮先行先試作用,累積了海量寶貴實踐經驗。《建議》“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賦予福建更大歷史責任。
(六)加強兩岸基層和青少年交流,讓兩岸交流向下紮根向未來延伸。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根基在基層、希望在青年。《建議》強調“加強兩岸基層和青少年交流”,是對臺工作堅持“重點論”,針對“臺獨”分裂勢力利用資訊不對稱性煽動民粹製造兩岸對立,利用執政權全面推行“臺獨教育”的新作為,是在為兩岸統一厚植民意基礎,增添可持續的動力。
(七)高度警惕和堅決遏制“臺獨”分裂活動。這是《建議》充分尊重“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規律,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樹立底線思維,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風險思考得更深入一些”要求,在對臺工作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的重大舉措。
三、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防範和化解各種風險,確保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
對臺工作始終是我黨工作重心之一。當前,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對臺工作,要在祖國大陸不斷發展進步的同時採取正確政策,穩步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進程,使國家現代化建設與對臺工作呈現有機統一、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對臺工作成績越大,全面建設社會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有利因素就越多。全面建設社會現代化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成績越顯著,祖國大陸開展對臺工作時就越有底氣與實力。同時要防範和化解各種風險,築牢國家安全屏障,讓臺灣同胞生活在更加和平穩定的環境裏。
(一)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和民族復興匯聚磅薄力量。過去70多年,兩岸同胞共同推動臺海形勢從緊張對峙走向緩和改善、進而走上和平發展道路,兩岸關係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祖國大陸改革開放40多年,臺灣同胞是參與者、貢獻者,當然也是改革開放成果分享者。團結合作讓兩岸同胞互利雙贏。
現在,祖國大陸開啟全面深化改革進程,“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即將全面展開。這項歷史使命需要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愛國者的齊心協力,匯成磅薄力量。這對臺灣同胞而言是難得的歷史機遇。屆時,無論臺商臺企還是普通臺灣同胞都可利用國家政策和戰略支援參與到大陸這一波以新發展理論為指引的高品質發展之中,並從中獲益。隨著對大陸建設參與度提升,臺灣同胞對大陸的認知、理解都必然發生深刻變化,進而更有利於兩岸同胞交流互鑒、對話包容,兩岸同胞更能推己及人、將心比心,相互理解,增進互信認同。隨之而來,兩岸融合又會進一步加深。久久為功,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水到渠成。大陸發展得越好越快,臺灣同胞機遇越多,兩岸交流融合越深;兩岸融合越深,臺灣同胞對大陸越了解,發展機會也越多。這是良性迴圈。
(二)積極防範和化解“臺獨”分裂風險,築牢國家安全屏障。兩岸交流越緊密越深入,“臺獨”分裂勢力與國際反華勢力的焦慮與恐懼感也越深,其破壞動機越強,破壞力度越大。“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攸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我們更應提高警惕。《建議》要求“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實施國家安全戰略,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防範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築牢國家安全屏障”,“嚴密防範和嚴厲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這些普遍性防範措施具體到對臺工作中,就是要防範和化解“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所追隨的國際反華勢力製造各類風險。
“臺獨”分裂勢力終極目標是幻想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實現“臺灣獨立建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成就越大,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越接近實現,“臺獨”分裂勢力與反華勢力勾結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進程、破壞大陸現代化建設進程的舉動便越瘋狂。中央電視臺10月11日晚《焦點訪談》節目披露,大陸有關部門在近期就破獲數百起“臺灣間諜竊密案”,並逮捕一批臺灣間諜。因此,我們要高度警惕和堅決遏制“臺獨”分裂活動,要防止他們對大陸的滲透、破壞、顛覆活動,把統籌安全和發展、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貫穿于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進程的各領域和全過程,更好地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建設更高水準的平安中國,為現代化建設和民族復興築牢安全屏障。
總之,《建議》為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進入關鍵時刻的對臺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具體涉及三層面:一是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對臺工作基本原則、根本宗旨和總體目標前提,解放思想,大膽創新,不斷開創對臺工作新思路,“守正”與“創新”兩案齊舉;二是堅持穩中求進,既積極進取,團結廣大臺灣同胞攜手共圓中國夢,又努力穩定臺海局勢,盡最大努力以最大誠意爭取臺灣問題和平解決,特別要防範和化解“臺獨”分裂勢力製造的各種風險;三是堅持協同發展,讓對臺工作與國家現代化建設工作有機統一,形成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良性迴圈。只要遵循這一新思路,未來對臺工作一定能再上新臺階。(作者:黨朝勝,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