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國臺研會召開2019學術年會,探討和平統一理論與實踐

2019-05-23 10:1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全國臺灣研究會2019年學術年會在湖南省岳陽市舉行。(台灣網 李傑 攝)

  台灣網5月23日岳陽訊(記者李傑)全國臺灣研究會2019年學術年會22日在湖南省岳陽市舉行。本屆年會主題為“新時代和平統一的理論與實踐”。會議邀請了大陸專家學者、全國臺研會團體會員代表與部分理事共40多人,圍繞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年會上,十位專家學者作了主題發言,分別就祖國和平統一、兩岸融合發展、“一國兩制”臺灣方案、臺灣民意變化、島內政治格局、美國因素在兩岸關係中的作用等議題進行了深入分析。總體而言,與會專家學者對兩岸統一前景充滿信心,對統一進程中的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也有充分認識,提出了很多建議與方案,體現了對臺研究的新認識和新思維。

  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仇開明作主題發言時指出,要實現祖國統一和民族復興的目標,臺灣民眾的參與不可缺少。對此他分三點進行了闡述:首先,臺灣民眾正在成為參與兩岸關係進程的主導力量。其次,部分臺灣民眾仍對大陸報持一種期待而敵對的矛盾心態。第三,喚醒臺灣民眾參與民族復興需要實現三個超越:超越國共對立、對美盲從和權勢依賴。只有實現這三個超越,兩岸人民才能真正一起實現祖國統一和民族復興。

  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英津指出,在兩岸統一問題上,現在進入了探索統一路徑的新時期。他認為,大陸將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主導兩岸統一,引領兩岸關係發展。目前,大陸仍反覆重申並努力爭取兩岸和平統一,同時在實現兩岸統一的保留手段不放棄武力。和平統一路徑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融合發展,二是民主協商和政治談判。臺灣方面繼續“挾洋拒統”行不通。臺灣方面切莫再“掩耳盜鈴”,無視兩岸統一大勢,應順應歷史潮流,跟大陸同心協力推進國家和平統一進程,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研究室副主任任揮闡述了兩岸融合發展問題,他指出,雖然融合發展並不必然導致和平統一,但通過融合發展爭取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會給兩岸和平統一累積更多的積極因素。第一,兩岸融合發展是破解交流發展結構性困境的關鍵抓手;第二,兩岸融合發展是開啟以大陸為主導模式的統一進程的重要標誌;第三,兩岸融合發展路徑下的統一進程將是大陸推進與臺灣對抗的博弈過程;第四,兩岸融合發展將進一步壓縮島內執政當局談判的空間和籌碼;第五,兩岸融合發展在尚未統一的前提下,提供給了臺灣同胞一直尚缺的國家公民的法律人格尊嚴。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唐永紅表示,為達成“一國兩制”臺灣方案,大陸一方面要依託不斷發展的綜合實力,形成強大的吸引力與威懾力,綜合運用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等手段,促使臺灣方面不斷增強對兩岸統一的意願;二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提出“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的、對臺灣更具吸引力的“一國兩制”臺灣方案;三要走群眾路線,採取自下而上的路徑、“以民逼官”的方式,推進“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的協商談判。

  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臺資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李保明認為,兩岸經濟合作正在逐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的經濟融合局面,為兩岸和平統一夯實了基礎。他認為,我們要探索一條“兩岸特色”的經濟融合發展之路。這條路要體現以下三點:一是經貿合作先行、制度合作跟上,形成密不可分的經濟聯繫。二是從經濟到社會,注重經濟融合發展的效果,關注和注重一般民眾的感受。三是充分認識兩岸融合的單向性和不平衡性,兩岸融合發展實質是臺灣融入大陸。

  中國海洋大學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所所長、教授郭震遠指出,我們應全面清醒,深刻認識島內“雙非勢力”(即非國民黨、非民進黨人士總和)與“柯文哲現象”的出現和發展,以及他們對臺灣政局,特別是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臺美關係室主任汪曙申發言中談到了臺海事務中美國因素出現的一些變化,對臺海新形勢下,促使美國可能根據美戰略需要相應的政策調整進行了分析。

  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秘書長沈永峰指出,回顧70年來兩岸關係發展,會發現有很多重要參數都在變化:一是大陸對臺灣的影響力尤其是正向壓力帶來的非理性反彈正在變小,正面影響效果越來越明顯。二是“臺獨”主張經過兩任民進黨當局的“試錯”與揮霍,讓越來越多臺灣民眾領悟“臺獨”無路無望,“久久為功”的“繼往”正在迎來“開來”質變期。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關係研究所副所長肖日葵談到了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的成效,可以增加對臺胞尤其是臺灣年輕人的吸引力,提升臺胞、臺企的獲得感,促進兩岸人民更深層次、更廣泛交流,發揮好相關政策的正向功能是實現兩岸有機統一的重要路徑。

  廈門市臺灣學會秘書長曾曉栩發言指出,“美臺聯動”難擋和平統一的大潮,“九二共識”的磁吸效應正在顯現,中華民族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

  全國臺灣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楊幽燕以“聚會、聚焦、聚智”的“三聚”概括了學術年會召開的初衷。每年一度的學術年會,通過“聚會”增強了團體會員、理事的溝通和聯繫,發揮平臺和紐帶作用,增加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進一步發揮創造力;“聚焦”是指通過這次年會,更好地學習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的講話,指導我們對臺研究工作,服務祖國的統一大業;“聚智”是希望與會專家暢所欲言,為推進祖國和平發展,推進統一進程的目標貢獻聰明才智。(完)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