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系列談之六:孫中山先生論中國統一的方式

2016-11-21 07:2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向來主張和平統一”,必要時“勢不能不藉武力”

  面對辛亥革命後南北對峙的複雜局面,孫中山先生突出表現為竭誠謀求和平統一,提出“謀國之道,茍非變出非常,萬不得已,不宜輕假兵戎,重為民困”。基於“天下為公”的宗旨,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不久,孫中山先生為換取“民國統一,永無僭亂”,竟委曲求全讓位給袁世凱;當袁世凱與南方革命黨尖銳對立,帝國主義公開提出“南北分治”時,中山先生又接受袁的邀請上北京與袁“共商國是”(一月之內會晤13次),開啟南北和談;此後10多年,為推動討論和平統一問題,中山先生在各種場合多次表示“建議召開和平會議”、隨時“準備同接受我條件的任何領袖合作”、贊同召開“南北各方領袖平等聯席會議”等等。1924年10月23日,馮玉祥等人發動“北京政變”,推倒北京直系政府,發出“和平解決國是”通電,並請孫中山先生“北上主持大計”。中山先生不顧個人安危,11月10日毅然決定抱病北上,併發表宣言,接受當時中國共産黨“以國民會議解決國是”的主張,正式提出“召集國民會議”以“謀中國統一與建設”。此後4個月,中山先生遺囑還諄諄告誡“最近主張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于最短期間促其實現”,其彌留之際仍在呼喚“和平、奮鬥、救中國”。

  在這樣“盡心竭力以敦促和平統一之進行”的艱難過程中,中山先生並非完全反對使用武力。他1912年首次北上議和時,專門向參議院提交了為應變議和失敗而不得不作戰的方案;1924年二次北上議和前,已創辦黃埔軍校以期培養能承擔統一中國大任的軍事人才;1913年、1915年,先後針對袁世凱製造“宋教仁血案”、籌備“洪憲帝制”,發動“二次革命”、“護國運動”;1917年、1921年,更針對北洋政府破壞“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針對軍閥割據造成國家四分五裂,兩次發動“護法運動”;1921年還針對軍閥弄權“非法解散國會”的北京政府,在廣州推動成立中華民國正式政府,並作為非常大總統、以大元帥名義下令北伐。

  值得指出,中山先生關於實現國家統一“和”與“戰”的思想,是在其革命鬥爭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而“與時俱進”的。為推翻使中國“國不成國”的清朝封建帝制,中山先生主張武裝革命“恢復中華”,並直接、間接領導了多次武裝起義;待草創共和、建立民國後,為解決南北對峙的問題,又力倡以和平而非以武力實現統一。其所以如此,一是擔心統一“若恃武力,其流弊必致于專制”,二是認為“唯以民治為統一方法”,“武力不過輔助民治之不及”。但是,事實正如其自己所言,“文喜共和告成,戰爭可息,慨然辭總統職,以政權讓袁世凱,而自盡力於鐵路事業。不謂知人不明,民國遂此多事,帝制議起,輿論譁然;雖洪憲旋覆,而餘孽尚存。軍閥專擅,政治日窳,四分五裂,不可收拾。”為何會這樣?中山先生自我反省:“這個病根在於調和。調和的意思,本來是大公無私,求和平統一的。無奈一般腐敗的官僚和軍閥,發起反對共和。譬如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督軍團造反同割據的聯省自治,把一個國家弄到四分五裂,所以中國便不能統一。”於是,中山先生又曾想以廣東的軍事力量為基礎,先“統一西南”,再“統一中國”。經陳炯明叛變而撤退上海,1923年驅逐陳炯明再于廣州重建大元帥府,中山先生深感軍力的作用。其間得到中共和蘇俄的幫助,中山先生認識到“俄國革命能以一百英里之地,應十八面之敵,三數年間,卒將內亂外患次第戡定者,因軍隊全屬黨人之故也。”由此,中山先生終於明確提出,要組建革命黨自己的軍隊,“吾黨宣傳功夫,此後應積極從軍隊著手,庶可以立統一之基礎”。1924年11月13日,中山先生58歲生日的第二天啟程北上議和時,專門視察其手創的黃埔軍校,表示其所倡三民主義,能望實行的就在黃埔軍校的學生。次日又表示,為實現“本黨主義”,一方面“我們北上,在政治思想做功夫”,一方面“北伐當然積極進行,長驅直搗鄂蘇”。

  綜上所述,為“破除障礙,促成統一,鞏固共和基礎”,中山先生既為採取和平的方式“竭志盡誠”——包括1912年“以政權讓袁世凱”謀“共和造成”、1924年“以放棄(南方)地盤”(北上)謀“開國民會議”,以及在這兩者之間還曾主張過的“以筆闡發共和真理,冀達民治之統一”“用文治去感化各省”來“統一中國”“期以四派(直系、奉系、皖系、西南護法諸省)相週旋”來“圖統一之效果”“以裁兵為第一步”得“真正之和平統一”等;又能在必要時斷然訴諸武力——包括先後發動的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護國運動”、1917年和1921年兩次“護法運動”,1922年北伐開始;還能致力文、武結合——提出“以輿論做後援,以武力做基礎”“以廣東為模範,統一西南,以西南為模範統一中國”。如此種種,實際上已一定程度體現了在統一方式上和、戰兩手的有機結合。雖因歷史局限效果不彰,但屢敗仍屢戰、愈挫而愈奮,志存高遠,令人感佩。(華慶)

往期回顧: 

系列談之一:孫中山國家統一思想的歷史背景 

系列談之二:孫中山先生論中國統一的依據 

系列談之三:孫中山先生論中國統一的內容 

系列談之四:中山先生論中國統一的“國族團體” 

系列談之五:孫中山先生論中國統一的國家體制

下期預告: 

系列談之七:我們國民要“萬眾一心”“群策群力”——中山先生論中國統一的依靠力量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