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楊立憲:臺灣“九合一”選舉的看點與聚焦點

2014-09-19 10:2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最後看無黨籍。無黨籍人士在地方政壇往往可以獨樹一幟,這主要與候選人的家庭背景及地方實力有關。然而,這次臺北市無黨籍的臺大醫生柯文哲對陣國民黨的連勝文,目前民調支援度持續領先,多少令人詫異。因為臺北市是臺灣政治中心,是6直轄市之首,歷來為國民黨的大票倉和泛藍的堅固陣地,連勝文是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的長子,國民黨只要團結一致打組織戰,臺北市定是囊中之物。1990年代以來,除了陳水扁曾因國民黨分裂選上一任臺北市長外,民進黨其他天王級戰將(如謝長廷、蘇貞昌等)多次攻堅均無功而返,表明臺北市是北藍南綠的指標性選區,如果北市失守,某種程度上意味著選民結構發生了變化,選民的政治立場與主張發生了變化,選舉已不再是藍綠基本盤的較量,政黨、藍綠已不再是選民投票的主要參考標準,其意義十分重大。但目前判斷臺北市誰輸誰贏、藍綠基本盤是否發生變動還為時過早,因為選戰剛剛啟動,競選的主軸還不太清楚,連柯二人尚未經受選民嚴格檢驗,柯文哲的政治真面目還沒有充分暴露,故充其量可以解讀為,臺北市選民對國民黨執政表現不滿,對臺灣政壇藍綠惡鬥不滿,對身為權貴後代的連勝文不大信任,而將希望寄託于無黨籍的知名醫師柯文哲的出線,希望他能給臺灣政壇帶來新氣象、注入新活力。可以肯定的有二點,一是柯文哲的背後其實是民進黨和泛綠陣營的全面加持,二是國民黨絕不會坐視臺北市執政權丟失,一定會努力使這場選戰還原為“藍綠基本盤對抗”,全力以赴爭取勝利。

  總之,年底“九合一”選舉雖屬地方選舉,但由於其地域的廣泛性及選舉時機的敏感性,使得這次選舉的意義非同一般。國民黨視之為鞏固政權的保衛戰,民進黨將之看作是能否重新執政的“風向標”,小黨則視之為擴張勢力與影響力的重要機會,選舉的意義已遠遠超出地方選舉本身,實是藍綠陣營政治實力的一次全面較量。兩岸關係雖然不是影響“九合一”選舉的主要因素,但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背景下,至少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選舉結果勢必會對未來2年的兩岸關係走向産生潛在而微妙的影響。選舉的主要看點是政黨與候選人的表現、選民的投票率與候選人得票率,是直轄市長和直轄市議員、縣市長與縣市議員選舉,主要聚焦點在臺北市、臺中市、基隆市和嘉義市。(楊立憲,作者係全國臺灣研究會副秘書長)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