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石正方:十八大報告對臺方針貫徹科學發展觀

2012-11-13 11:1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華廣網今日刊載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所副教授石正方的文章分析十八大報告對臺方針中的科學發展觀。文章指出,十八大對臺方針政策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決定了大陸對臺政策的以人為本,與時俱進,靈活彈性,穩健務實和創新進取,保障了兩岸民眾的福祉訴求,具有穩定性、科學性和實效性。

  全文摘編如下:

  十六大以來,針對大陸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10年來,大陸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可喜成就,綜合實力快速提升,對臺灣同胞及海外僑胞的吸引力日益增強;秉承科學發展觀,大陸的對臺政策與時俱進,彈性務實,穩步推動兩岸關係走上了和平發展的軌道。10年來,特別是2008年5月以來,兩岸關係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在經濟、文化、社會乃至政治領域的交流交往,無論是量還是質的方面,都超越過去幾十年的總和,可以説,這幾年是臺海形勢最為安定祥和,兩岸關係發展成果最為豐碩的時期。實踐證明,科學發展觀統領下的大陸對臺政策方針符合兩岸中國人的根本利益訴求和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切合兩岸關係發展的內在規律,行之有效。

  確立科學發展觀為黨的指導思想是十八大報告最大亮點。綜觀胡錦濤總書記的政治報告,無論是對過去10年發展歷程的回顧總結,還是對未來發展的規劃展望,都強調了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性,表明科學發展觀將是今後貫徹大陸社會經濟發展進程和各方面事務的核心理念、指導方針。從科學發展觀角度解讀十八大報告對臺方針政策內容,可以更深刻領會大陸對臺政策取向,對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務是發展,要求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格局下,靈活務實推進兩岸社會經濟文化乃至政治領域各項交流不斷深化,不斷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持續推動祖國的和平統一進程。胡錦濤總書記在十八大報告中指出:“我們要持續推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經濟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擴大文化交流,增強民族認同。密切人民往來,融洽同胞感情。促進平等協商,加強制度建設。”具體而言,大陸將一如既往傾力推進兩岸制度性協商進程,在推進經濟領域特別是ECFA後續協商的同時,推進兩岸文化、教育、科技、環保等領域的制度協商,推動兩岸社會大交流的繁榮發展;並在互信共識不斷增進的基礎上,切入兩岸政治關係議題,共同努力“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穩定臺海局勢;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前景。”

  科學發展觀,核心是以人為本,決定了大陸對臺方針政策以臺灣民眾利益為關照,以兩岸民眾福祉為依歸。和平發展造福兩岸民眾,堅持和平發展,寄希望於臺灣人民,做好臺灣人民的工作,是大陸發展兩岸關係的核心理念——“凡是有利於增進兩岸同胞共同福祉的事情,我們都會盡最大努力做好。我們要切實保護臺灣同胞權益,團結臺灣同胞維護好、建設好中華民族共同家園。”由此,大陸將繼續傾力推進落實惠臺政策,特別是針對臺灣中南部、中下層民眾的惠臺政策,讓更多的兩岸民眾分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好處,認同、擁護進而積極參與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科學發展觀強調求真務實、與時俱進,體現在大陸對臺政策的靈活彈性、穩健務實上。事實上,以堅持“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反對“臺獨”分裂為底線,以保障兩岸民眾福祉為前提,大陸在處理兩岸社會經濟文化諸領域交流和協商事務中,日益展現出靈活性、策略性和包容性,有效地促進了兩岸關係的健康發展。未來兩岸關係發展中,大陸將一如既往地在堅持原則性基礎上,富有彈性、與時俱進地推動兩岸諸領域交流交往模式、機制的創新,不斷推進兩岸關係向縱深發展。

  科學發展觀訴求可持續發展,關注發展的動力、品質和結構。民眾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根本動力,要保障兩岸關係在和平發展的軌道上不斷前進,做好臺灣各階層民眾、各黨派的工作,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至關重要。建立在民眾認同基礎上,兩岸關係才富有生命力。一方面,要讓廣大民眾特別是基層民眾分享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紅利;另一方面,要做好各基層工作,堅決反對“臺獨”分裂主義——“我們要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雙方應恪守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立場,增進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在此基礎上求同存異。對臺灣任何政黨,只要不主張‘臺獨’、認同一個中國,我們都願意同他們交往、對話、合作。”

  十八大對臺方針政策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決定了大陸對臺政策的以人為本,與時俱進,靈活彈性,穩健務實和創新進取,保障了兩岸民眾的福祉訴求,具有穩定性、科學性和實效性。(石正方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所副教授)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