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正方:合作共贏 海峽旅遊大有可為
華廣網10日刊載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所所長石正方一文,題為:“兩岸合作共贏 海峽旅遊大有可為”。文章表示,合作共贏,是海峽旅遊合作永恒的主題。海峽旅遊不僅為兩岸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也在潛移默化中促進了兩岸民眾的相互了解,有助於消除隔閡,增加互信,從而進一步增強兩岸合作共贏的意願。
全文內容如下:
9月6日,第八屆海峽旅遊博覽會在廈門隆重開幕。作為海峽兩岸旅遊的重要展示平臺,一年一度的海峽旅遊博覽會見證了兩岸旅遊合作不斷深化的發展進程。近年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利好形勢下,兩岸兩會協商和旅遊“小兩會”協商卓有成效,成功開啟並不斷推進兩岸雙向旅遊合作,為“海峽旅遊”營造了有利的政策大環境。
“海峽旅遊”,以“跨海峽”為特色,是以海西對臺旅遊合作為主體的兩岸區域旅遊合作概念。近年來,福建省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下,充分發揮對臺地緣、文緣、親緣優勢和“小三通”直航優勢,傾力推動閩臺旅遊合作,先後舉辦海峽論壇、旅博會、文博會等交流活動,同時借助海峽兩岸旅行業聯誼會、臺北國際觀光博覽會等重要展會和活動平臺,不斷深化閩臺旅遊合作。而海峽旅遊博覽會更是宣介海峽旅遊品牌概念的重要平臺。透過海峽旅遊博覽會的旅遊精品會展、項目投資洽談、兩岸旅遊推薦、研討座談、線路考察等常態化系列活動,和每屆展會不同的主題展示、活動亮點,以及參展嘉賓構成、參展業態創新等變化動態,可以看到,海峽旅遊品牌內涵在不斷豐富,品牌效應在快速提升,海峽旅遊已經成為凸顯海西特色和合作共贏理念,引領兩岸旅遊合作創新的區域品牌。
近年來,隨著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政策的漸進鬆綁,大陸居民赴臺旅遊規模不斷擴張,作為海西主體的福建成為兩岸旅遊往來的重要通道,據統計,2011年,經福建口岸赴臺灣旅遊的大陸居民已突破23.5萬人次,比增24.5%,福建接待臺灣同胞185.07萬人次,比增17.9%。同時廈門、福州位列大陸赴臺個人遊試點城市,福建居民享有赴臺灣金馬澎個人遊的政策優惠,最近這一優惠政策又擴及到海西地區11個城市(包括浙江的溫州、衢州、麗水,江西的贛州、撫州、上饒、鷹潭以及廣東的梅州、潮州、汕頭、揭陽),海西成為臺灣離島的主要旅遊客源地。加之海峽論壇、9.8貿洽會等大型兩岸展會,以及以宗教文化為主題的兩岸社會文化交流的開展,加持福建為主體的海西對臺旅遊合作,從而使海峽旅遊的經濟效益凸顯,合作共贏的願景開始轉化為現實。
福建是兩岸交通往來方式最多元、航線最靈活、航班最密集的省份,擁有“小三通”海空聯運、福州和廈門空中直航、平潭對臺中客滾輪以及廈門對基隆、臺中客滾輪等快速往來通道。借重對臺直航的便捷交通優勢,福建近年來著力加強與臺灣地區特別是臺灣中南部地區的旅遊合作,合作的層次加速由客源互送等市場互惠層次向聯合行銷的品牌共建層次轉化,從而有效提升海峽旅遊的品牌認同度。本屆博覽會還新增福建、廣東、浙江、江西四省旅遊協會參與協辦,一方面彰顯“海西”概念,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海峽旅遊參與主體的拓展,從另一個側面説明瞭海峽旅遊的吸引力。
合作共贏,是海峽旅遊合作永恒的主題。事實上,正是由於貫徹了合作共贏的理念,海西對臺旅遊合作才有了今天的繁榮發展。
旅遊是集經濟交流與社會文化交流與一體的活動,海峽旅遊不僅為兩岸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也在潛移默化中促進了兩岸民眾的相互了解,有助於消除隔閡,增加互信,從而進一步增強兩岸合作共贏的意願。合作共贏,賦予海峽旅遊獨特魅力,不僅吸引兩岸旅遊業者的青睞,而且激發了兩岸四地聯手打造“環海峽旅遊圈”的熱情。合作共贏的理念下,海峽旅遊大有可為;而由“海峽旅遊”到“環海峽旅遊”——兩岸四地共用旅遊産業一體化,也是前景可期。(本文作者為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