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鐵林:文化動力是和平統一最根本動力
香港中評社6月5日發表署名為印鐵林的評論文章指出,“文化民族主義”是一種積極的思想體系,可成為中國人民的信仰,因此可發展為民族行為的力量,也就是一種偉大國家與民族事業所必需的動力。
文章內容如下:
文化的動力是和平統一最根本的動力。文化的動力是指人民所共同具有思想上與理想上所發生的力量,亦是中國傳統文化上所説的“道”。有了“道”,人民才有思想、信仰、方向,因此才産生力量,沒有“道”則人民沒有了思想,信仰與方向,則社會人心必然渙散,只能在物質慾望,生理享樂方面浮沉,不可能在政治上、兩岸的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高層次的理想上,産生力量,因此故言,文化的動力是和平統一的根本動力。
中國傳統文化中十分重視“道”,孔子説:“吾道一以貫之”,孫子在論對國家有生死存亡重要性的戰爭的成敗關鍵時而提出“道、天、地、將、法”為戰爭勝敗的五個標準,首先就是“道”。他解釋道:“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也”。可見“道”是貫穿人類思想之思想體系,在人民與國家關係上,思想是一致的,是可為共同理想而生死與共的,這就是“道”,換言之,“道”,對個人而言,就是一種思想、一種信仰、一種力量,對整個民族而言,就是共同的思想、信仰而能産生共同的力量,用現代的語言,即是“主義”。故本文稱之為文化民族主義。
文化民族主義,有下面幾個內涵。它之所以可以成為中國和平統一的動力,乃是因為“文化民族主義”是一種積極的思想體系,可成為中國人民的信仰,因此可發為民族行為的力量,也就是一種偉大國家與民族事業所必需的動力。它不是一般生活文化,它是一個民族發展復興必具的,能産生無比力量的,植根于中華傳統優良文化的文化思 想體系,故稱之為“文化民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