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之子:畢業後會留大陸 因為這是我的國家

時間:2010-11-02 09:00   來源:錢江晚報

臺灣知名學者李敖之子李戡。(圖片來源:中新網)

  臺灣知名學者李敖的兒子李戡,已於今年9月就讀于北京大學。在被媒體問到大學畢業後有怎樣的計劃時,李戡回答:畢業後應該會讀研究所,但最後留在大陸,因為這是我的國家。

  以下是錢江晚報的新聞全文:

  今年八月,李戡告別17歲,階段性的成果是這本歷數臺灣教育亂象、與成長之地訣別的書。陳文茜作序、李敖導讀,華麗麗地為他十七歲的戰果助陣,李敖説起兒子的書,相當自豪:“它是十七歲的抗議之作,一般十七歲,或無能為力,或默爾而息,但這本書,卻揭竿而起、挺身而鬥。”

  九月份北大開學第一天,李戡被媒體全程跟蹤,從報到、辦飯卡到住宿舍,都飽受關注,甚至在校園中,他還曾經被一位想托他在臺灣出版國民黨歷史的“怪叔叔”追堵。但大多數時候,他和其他的一年級新生一樣,住集體宿舍、上課、用skype和臺灣的父母聊天。

  問:什麼時候想到要寫《李戡戡亂記》這樣的一本書?是什麼觸動了你,讓你意識到臺灣教科書內容的不正常呢?

  答:高一的時候吧,因為一進學校就送上一冊《臺灣史》,看到很多荒謬怪誕的內容。到了高三,也就是去年這時候,才下定決心要寫成書。因為當時在準備聯考,做了之前很多題目,覺得很窩囊,開始蒐集資料,考完試當晚就動筆了。

  問:書出來後,在大陸和在臺灣的反響怎樣?如果臺灣人不能理解你,你會覺得委屈和孤立嗎?

  答:大陸目前狀況不清楚,有些地方書還沒上市。臺灣一開始賣的不錯,現在就不怎麼樣,因為臺灣的讀書水準太低。這本書談的內容,跟他們所學的大相徑庭,所以他們不會想看。像這次東京影展的風波,臺灣藝人的言行,就是受這些教育荼毒的最好證明。他們這種反應,我一點也不在乎,因為我已經超出他們太多了。

  問:聽説你的同學在FACEBOOK上成立了反你的團隊,有5000多人?

  答:他們現在罵我罵得要命,因為我寫書罵他們。可我完全看不起他們。臺灣大學裏面自稱有所謂的自由開放,你們上高中的時候為了考好大學,有些話不敢説,現在考上大學了,還是不敢跟過去害你的人算賬,所以我不願意呆在臺灣。FACEBOOK上面反我的人也不多,就5000嘛。我無所謂,我跟他們也不是很好嘛,我也不在乎。

  問:實際上大陸的教育也飽受批評,應試教育啊,填鴨式教育啊,而有的大陸人覺得臺灣的教育很好,覺得臺灣保留傳統文化很好,你這本書能消除長久以來大家的認識嗎?

  答:第一,臺灣教育一點也不好。舉個例子來説,我就很討厭它的升學方式。我們的聯考有兩次,分別是一月和七月,考出來的成績,一個是個人申請,一個是登記分發。個人申請要交自傳,參加面試等等。因為一個人可以申請五個係,種類通常不全相同,所以每個都要吹牛自己多愛這個係,從幾歲開始下決心要報考等等,像是一套説謊比賽。第二,臺灣根本沒保留中國傳統文化,連自己都不説是中國人了,還能保留什麼文化呢。

  問:在北大的生活是怎樣的?一週有多少課?最喜歡上的是哪門課?老師們講的好玩嗎?能否給我們描述一下你在北大的一天生活?北大的生活和你想像中的吻合嗎?

  答:過得很好,一週有二十四堂課,大部分都喜歡。老師都很認真盡責,有些老師上課很幽默。基本上我有三天課排得很滿,空閒了會去市區逛逛。

  北大學生真的很厲害。

  問:你放棄臺大歷史系而選擇來北京大學讀經濟,是因為你覺得 “經濟很值得好好弄弄”,為什麼?是以後有從商的計劃?

  答:經濟就是我的興趣,就這樣。文學,歷史也是興趣,但我可以自己念。

  問:大學四年,有怎樣的計劃?畢業後呢?聽説準備留在大陸發展?

  答:目前就是把專業科目學好,以後也許修個雙學位。畢業後應該會讀研究所,但最後留在大陸,因為這是我的國家。

  問:為了這本書,你一共花了多少時間?有怎樣的困難和收穫?

  答:大概五個月吧,不過同時在忙很多事。困難的地方就是整理資料吧,因為是幾十年的教科書,編譯館不能借書,只能複印。所以我書桌有一堆資料,不同年代,不同版本,歸檔整理挺複雜的,不過很有成就感。記得第一次去那的時候,一直打噴嚏流鼻水,頭也很痛,因為那寫書很舊了,會引發過敏。之後我學乖了,每次去都戴口罩,搞得跟鑒定古物一樣。

  問:9月來杭州,杭州讓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喜歡吃杭州菜嗎?有再次來杭州旅行的計劃嗎?

  答:最喜歡的還是西湖吧,八年前去過一次,這次去感觸更多了。杭州菜很喜歡吃,在北京也會吃。將來會常去杭州,真是好地方。

  問:喜歡北京嗎?你覺得北京和臺北最不一樣的景致在哪?

  答:很喜歡,跟臺北最大不同是她的文化涵養。比如正在舉行的“北京國際音樂節”,我已經看了兩場,非常有特色。還有許多世界級的比賽和演出,是臺北看不到的。

  臺灣辦一個花博就高興得要死,格局就很小,北京有氣派,格局大。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