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蔡當局推動教科書“去中國化”危害極大

2019-08-14 10:4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快評第152期】

圖片來源:網路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準備執行的“108課綱”(2019年課綱)歷史課減少、教材刪減、主題式編寫。對中國史作出如下安排:小學沒有中國史。初中歷史18個單元,與中國相關的只有3單元,佔1/6,一個單元就從商、周講到隋、唐、宋、元;一個單元從明、清的東亞,到晚清的東西方衝突;至於“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只佔0.5個單元;高中的中國史更是碎片式的嵌入東亞史,單元如“從漢、晉到宋、元時期東亞人群移動的特色與影響”等。

  時至8月,有的歷史課本終審版出現所謂“臺灣主權未定論”提法,否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的效力,為“臺灣獨立”預留法律空間。臺灣有一版高一《臺灣史》第136頁:“我國現今領土主要由臺灣、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太平島、東沙島等島嶼所組成……”

  這些只是蔡英文當局對過去李登輝當局、陳水扁當局推動教科書“去中國化”變本加厲、發揚光大的一些表現,之前還有許多實際動作。

  蔡當局2016年5月20日正式就任,其“教育部”就迫不及待於5月21日宣佈,將以行政命令廢止2014年通過的課綱微調。臺當局“行政院”5月31日正式公告“教育部”廢止令,廢止2014年2月10日號令修正發佈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語文、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課綱,並自2016年起,地理、公民與社會科目恢復2008年1月24日公佈版本。

  其實,國民黨馬英九執政後期發動課綱微調,對過去陳水扁當局大幅篡改的過於“臺獨媚日”課綱,只是本著尊重歷史事實,象徵性地作了一些小幅調整,僅僅還原了部分歷史真相,包括把對岸的稱呼由“中國”改回“中國大陸”,將“荷(荷蘭)西(西班牙)治臺”改為“荷西入臺”,將“鄭氏統治”改為“明鄭統治”,把“清代”改為“清廷”,加上“漢人來臺”和“臺灣人抗日”;也將“日治”改為“日據”,將日本“統治政策與臺民反應”改為“殖民統治政策與臺民反應”,對“慰安婦”增加了“被迫”兩字,把“日本帝國‘大東亞共榮圈’的構想”改為“日本帝國‘大東亞共榮圈’的侵略構想”等。蔡英文為首的民進黨當局一上臺便立即將馬當局的課綱微調廢止。

  蔡當局不僅廢除馬當局對課綱的微調,還在原來李登輝尤其是陳水扁主政時期編制的“臺獨媚日”教科書基礎上,持續推動“臺獨媚日”課綱,以建構“以臺灣為主體的下一代史觀”。它于2017年6月炮製臺灣“12年公共教育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在歷史部分,新課綱將略古詳今,重點放在臺灣最近500年脈絡,強調臺灣是多元族群,並將“原住民族”單獨成項。新課綱刻意將鄭成功、清政府、“國民政府”跟荷蘭、西班牙、日本,都歸於“外來政權”;用起了“中華文化只是臺灣文化一部分”的表述,把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西班牙文化、日本文化與之並列,以淡化中華文化對臺灣文化的影響。同時,新課綱將不再明確區分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而是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學習,變成臺灣史、東亞史、世界史,不僅淡化、矮化、邊緣化中國史,而且割斷臺灣與大陸的歷史聯結。

  蔡當局還把“臺獨”的黑手伸向文言文,2017年8月透過“教育部課審委員會”召開“課審大會”,提議島內普通高中語文的文言文比例從原先的45%至55%降至30%,將20篇文言文減到10篇。最後,由571位網友從委員自行選出54篇古文及詩詞中,選出10篇文言文。

  蔡當局如此一古腦兒、變本加厲地持續推動教科書“去中國化”,主要政治目的是:進一步誤導臺灣學生樹立“臺獨”、“媚日”意識,擴大和夯實認同和支援民進黨蔡當局推行“臺獨媚日”路線的“天然獨”民意基礎;進一步增加臺灣學生對兩岸交流“被統戰”的疑慮,降低兩岸交流的正面效應,掩飾蔡當局處理兩岸事務無能表現,減少民進黨在兩岸議題上的失分;進一步強化臺灣學生對大陸推動兩岸統一的擔心與恐懼感,認同和支援蔡當局增加防務預算,實行“倚美抗中”戰略,以及“抗中保臺”的2020“大選”主軸。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蔡當局持續推動教科書“去中國化”無疑具有許多危害。

  第一,會激化島內“統獨”矛盾,撕裂臺灣社會。教科書具有嚴肅性和強制性,老師必須教,學生必須學,學生在“去中”教科書的誤導下,容易樹立“臺獨”意識,激化島內的“統獨”爭議,破壞島內社會的和諧穩定。

  第二,會增加臺灣民眾特別是青少年對實現“臺獨”的焦慮感。“臺獨”始終只是綠色政黨和綠色政治人物騙取選票的工具,即使民進黨執政也遲遲無法實現,成為不可能實現的幻想,就有可能增加臺灣民眾對實現“臺獨”的焦慮感,一旦這種感覺長期存在下去,必然危害他們的身心健康。

  第三,會誤導臺灣學生對“臺獨”産生幻想,對推動統一産生排斥態度,促使更多的臺灣民眾被“綠化”,成為認同和支援“臺獨”政黨和政治人物的群體,也就是説,有利於“臺獨”勢力的擴大,有礙于統一勢力的擴大,不利於兩岸實現統一大業。

  第四,會增加冒險支援“臺獨”、對抗大陸武統的臺灣民眾,增加屆時大陸粉碎“臺獨”、統一台灣的難度,提高臺灣“獨派”勢力挑釁大陸“一中”原則底線的幾率,有可能加劇兩岸的緊張局勢。

  第六,會削弱兩岸民眾之間的互信基礎,增加彼此之間的不信任感,妨礙兩岸民眾之間的正常交流合作,不利於兩岸民眾心靈契合、融合發展。(台灣網網友:張良驊)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