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還有多少利益可以讓賴清德們去日本“朝貢”?

2019-05-21 10:0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高雄旗山糖廠的煙囪。(圖片來源:本文作者且十)

  自稱“務實‘臺獨’工作者”的賴清德,前幾天又到日本走了一遭。賴在日本見到了三位卸任的前首相,與一幹日本國會議員座談。賴清德的“高人氣”,仿佛在與蔡英文的競爭中又贏了幾分。臨回臺,他迫不及待地開直播,大談“臺日親善”,承諾當選後推動臺灣進口日本核食,一副十足的媚日嘴臉。

  日本與臺灣的交往中,從來都是“利”字當頭。對這個曾經的殖民地,日本從骨子裏就有著一股優越感,“親善”只是蓋在“利”字上的遮羞布而已。

  高雄旗山糖廠社區的“銀發樂齡學堂”就設在原旗山糖廠內,跟嬤嬤們聊天,知道這座當年滿負荷生産的糖廠,早就荒廢了。這裡的居民多是當年糖廠的職工,社區也就向有關部門申請,在糖廠開辦了這個老年樂齡學堂,成了社區老人交流交友的地方。

  在臺灣,由於産業轉型,有好多像旗山糖廠一樣的工廠廢棄了,其中有一些成為了文創中心,有一些成為了附近社區的活動場地。然而,糖廠,對臺灣來説,並不意味著甜蜜,它更是當年殖民者驚奪臺灣的象徵。

  甲午戰爭後日本強迫清政府割讓臺灣,在“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的政策下,臺灣成為日本的農産品供應基地。其時,日本人喜食甜,每年花費大量外匯進口白糖。1901年,總督府制訂了《糖業改良意見書》,改良甘蔗栽培,推廣新的制糖工藝。總督府補助擁有新型機械設備的大型糖廠,吸引日本財閥涌入臺灣制糖業,臺灣傳統的糖廠無法與其競爭,糖業落入日本財團手中。為了保證原材料的供應,總督府又實行了“原料採取區域制”,臺灣農民被迫減少水稻種植,大量種植甘蔗。然而,甘蔗的豐收並沒有給臺灣農民帶來財富,每到甘蔗收穫季節,他們只能把甘蔗賣給規定的糖廠。壟斷了甘蔗收購的糖廠,不僅壓低收購價,還在稱重的地磅上做手腳,當時臺灣就有流行諺語:臺灣第一憨,賣甘蔗給會社磅。臺灣農民辛苦種植甘蔗換來血汗錢再去買從日本進口來的高價米,肚子也就永遠填不飽了。著名的“二林事件”,就是臺灣蔗農不堪會社糖廠的壓迫,而奮起抗爭的。

  臺灣糖業的血淚史,只是日本欺壓臺灣人的一個例子而已。為了把阿里山的檜木運回臺灣,殖民者修了阿里山鐵路,讓嘉義變成了一座木材加工廠,阿里山千年檜木林被砍伐殆盡。今天,一些臺灣人津津樂道的嘉南大圳,灌概的也只是為日本糖廠提供廉價原料的甘蔗。殖民時代的記載顯示,臺灣的糖為日本節省了大量外匯,但臺灣人並沒有因為灌概面積的增加而吃飽飯。“臺獨”分子們大肆宣楊日本人幫臺灣建了現代工業體系,而事實是,一直到日本佔領臺灣25年後的1920年,臺灣的工業仍然是制糖、鳳梨加工等食品加工業,佔了臺灣工業總産值的80%,到1934年,臺灣的工業基本上還是以食品加工為主。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佔領菲律賓等地,提出“工業臺灣,農業南洋”,要把臺灣建成“前進基地”,日本才把東南亞的鋁礦運到臺灣加工成鋁錠,同時消耗掉日月潭水力發電廠的電力,臺灣才有了一點現代工業。

  現在,臺灣從北到南,日本殖民時代工業遺存最多的就是當年日本會社糖廠的煙囪了。就像這個旗山糖廠,當年只是個小廠,但蒸溜車間高大的廠房還在,一排排的倉庫還在,廠長的辦公樓還在,特別是,糖廠的標誌性建築,54米高的黃銅煙囪在陽光下聳立,告訴人們這裡曾經是臺灣蔗農談“磅”色變的糖廠。臺灣從來都是日本予取予求的下等地方而已。所以,雖然賴清德現在只是一介平民,但日本的一干政要還是要敦促他買日本核食,因為這是日本的利益所在。其實,這是日本告訴臺灣,臺灣的政治人物要爭取日本的支援,要日本為你背書,你就要關心日本的利益,滿足日本的利益。蔡英文在2016年選舉前訪問日本,與安倍首相偶遇。當選地區領導人後,就置臺灣漁民權益而不顧,將爭議的“衝之鳥礁”去“礁”留“鳥”,稱為“衝之鳥”了,臺灣漁民再也不能去那裏打漁了。

  媚日是臺灣政客的一種普遍心態,政治人物訪日似乎也是選舉的一門功課。只是,為了政治人物的私利,臺灣人民應該吃“核食”嗎?漁民應放棄應有的權利嗎?臺灣還有多少利益可以讓他們去“朝貢”呢?

  臺灣人,可要睜大眼睛,盯著那些爭著去日本的政客喲!(台灣網特約作者:且十)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