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進步的鐵路春運
一年一度的春運大潮已經過半,在冰天雪地的鐵路春運中,展現著一幅幅溫馨的風景:開行務工春運專列、推行廁所“暖手工程”、提供母嬰特色服務、組建愛心服務聯盟……一項項措施,猶如寒冬裏刮來的縷縷春風,溫暖著人們的心窩。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上億人從農村進入城市,每逢春節,遊子思鄉,倦鳥思還,上億人紛紛返鄉回家,每年反覆上演著歷史空前的大遷徙。而運能相對集中、價格相對便宜、安全系數最高的鐵路運輸,也成了遊子返鄉的首選交通運輸工具。於是,擁擠的人群、焦慮的呼喝、一票難求的局面……就成了人們對鐵路春運的刻板印象。儘管如此,仍不能阻止人們對家鄉的思念、對團圓的渴望,也正因為如此,鐵路春運一直是百姓和媒體關注的焦點。
年年春運年年難,但我們欣喜地看到,鐵路部門在硬體設備伴隨著高鐵飛駛取得飛速發展的同時,服務也緊跟著時代的氣息走進旅客的心坎裏。鐵路公路協調聯動,打通春運服務“最後一公里”;推行廁所“暖手工程”,為旅客洗漱提供溫水;升級改造母嬰候車服務,配齊護理用具、幼兒玩具;在農民工集中出行的較大車站,搭建風雨棚,雖擁擠環境難以一時改變,但起碼能滿足購票旅客如廁、飲水等需求……
經濟發展和體制轉型中的中國,百姓怨氣多、政府困難多,解決的關鍵在於政府與百姓之間建立良性溝通。春運是我國現有國情下一項龐大的社會工程,指望鐵路一肩扛下所有的社會責任目前還顯然是可望而不可及,但如果政府部門視民如傷,重視和解決百姓呼聲,百姓也自然會體諒,公共服務的改善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
鐵路部門正用一抹溫情的笑、一顆關愛的心、一種進步的姿態,搭建起一架便民的連心橋。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春運的道路上,200萬鐵路工作者正在用行動踐行著“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歷史使命。(台灣網網友:趙彥峰)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