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青年:《告臺灣同胞書》是一封彌足珍貴的家書
2019年的元旦,適逢《告臺灣同胞書》發表四十週年。回顧1949年,大陸與臺灣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領域都呈現對立的情勢,包含通商、通航和通郵亦均遭禁止。直至1979年1月1日《告臺灣同胞書》發表後,兩岸才結束軍事對峙狀態。《告臺灣同胞書》是在改革開放的歷史大背景下所發表,那個時期的國情氛圍,除了對改革開放的決心,還有正面看待兩岸關係未來和平發展的期盼。《告臺灣同胞書》過去四十年來在兩岸間一直承載著這份期盼,為今日兩岸融合發展奠定了堅固的基石。
筆者是一名80後的臺灣青年,《告臺灣同胞書》發表時我尚未出生,但是這份公告的深刻影響意義卻伴隨著我從出生、成長、畢業到就業的每一個重要時刻。小時候我家住在臺南公寓的一樓,左鄰右舍住了非常多戶的外省老兵,我常常看到那些老兵們拿著毛筆在報紙上寫書法,他們也常跟我講起抗戰時期烽火下的險象環生,就像説故事一樣,老兵們的臉上沒有太多激動的表情,但我從他們講述的童年戰亂生活中感受到了和平的可貴。
80年代,在我小學的時候,兩岸可以互相通信了,公寓的信箱是一整排設在一樓門口,老兵們陸續收到從大陸寄來的家書。在民間網路不普及、沒有智慧手機的上世紀80年代,這一封封遲來的信,跨越臺灣海峽,郵寄了數不盡的骨肉分離思念和眼淚。當時我的年齡還不足以理解兩岸關係,只是有時不太理解,為什麼老兵們在報紙上寫的書法都是繁體字,但是信箱裏收到的來自大陸的信字體不太一樣。多年後我才知道,那是簡體字,是兩岸從1949年以後開始有的差異。
2000年後,往返大陸的班機增加許多,在我讀大學時,在寒暑假期間,我們學生都有許多機會可以透過各種兩岸民間基金會或是學校辦的參訪團到大陸交流學習。上大學的第一個暑假,我跟著學生參訪團走訪了北京、南京、蘇州、上海,第一次見到了小時候老兵們形容的故土,第一次參觀北大的宿舍跟北大的同學交流、,第一次到復旦大學看到在課本上形容過的這所學校原貌。
2010年以後,臺灣學子能參加的兩岸交流形式更多了。讀博士班期間,我有非常多的機會到大陸參訪,參加研討會發表論文。這時期的兩岸學子互動,與80年代在我家公寓信箱前面等家書的老兵們是迥然不同的情況了。大陸赴臺的交換生人數很多,我們在臺灣的每堂課都有大陸同學一起上課,臺灣同學到大陸出席研討會,也都建立了微信群組,會前會後大家玩成一團,兩岸的交流基本上已經找不到任何時空地域的藩籬。
2017年畢業的前一個月,我赴廈門大學參加“第四屆兩岸學子論壇”,認識了同一場論壇裏廣西師大的研究生,我們當時留下了聯繫方式,就這樣的因緣際會,我在畢業後來到廣西師大入職任教,成為廣西師大的第一位臺籍教師。2017年人社部擴大臺胞在大陸事業單位就業試點地域時,將廣西納入試點地區,2018年惠臺31條政策的出臺,更是完善了我在大陸任教的所有必需條件,讓我有穩定的同等待遇就業條件。
回首《告臺灣同胞書》的四十週年,也是改革開放的四十週年,如今我們兩岸同胞一起共用改革開放的果實,臺灣的經濟正進一步向大陸靠攏,臺灣同胞在大陸求學就業生活,都得到穩定的保障。《告臺灣同胞書》最後一次公開發表是在1979年的元旦,但是這份當時大陸傳遞給臺灣同胞的關懷情誼,一直延續了四十年不曾間斷,在這份文件的基礎之上,兩岸制定了越來越多的促融合政策,讓我們在生活與心靈上都不斷靠近。展望未來,希望兩岸同胞珍惜這彌足珍貴的相遇,繼續搭起更多促進兩岸社會經濟和平發展的跨海峽大橋。(作者:王孟筠,廣西師範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系臺灣籍教師)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