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臺灣工讀生出現在身邊
昨晚在上海的一家餐廳用餐時,被服務員的臺灣口音引起了興趣。這位女服務員相當年輕,服務過程中的舉手投足都給我在臺灣享受服務時一樣的感覺。一開始我謹慎地以為她可能是來自福建或者廣東,但在她用了“和(han)”和“筆電”等幾個標誌性的臺灣詞彙和我對話時,我便肯定了她的臺籍身份。
看著還有點稚氣未脫的她,我的腦海中飛速閃過三個字“工讀生”。
“工讀生”也即學生兼職,是在臺灣很普遍的存在。年輕的學生們為了賺取零花錢和生活費,大多會選擇在課餘時間打工。這已經成為了臺灣年輕人之間的一種慣例與風尚。
但我並沒有和這位服務員閒聊求證,而是很平常地完成一位客人和服務員之間的所有互動。曾幾何時,上海大街小巷店舖中的臺灣腔多了,很多臺灣年輕人來到大陸求學,然後出現在餐廳、飲料店和便利店中。在兩岸交往的大勢之中,他們將在臺灣的生活習慣帶來了大陸,將這裡看作一個熟悉的環境,從容地打工。這種自信和主動的融入,讓我很難開口和他們攀談——他們已經是你我身邊的一部分,又何必因為身份而受到特殊的關注。
我將我的見聞與感想分享給我的一位臺灣朋友,這讓他大開眼界,讚不絕口。在對陸生還在實行多種限制的臺灣,很難想像臺生可以繼續在對岸延續原有的生活方式。當臺灣工讀生出現在你的身邊,你可以去攀談和鼓勵,也可以向對待一位普通的服務員一樣説一聲“謝謝”。這就是現在的兩岸,在一個互融互通的時代,早已連接你我,不分彼此。(本文作者:王曉笛,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生。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