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看“中國速度”點亮中國精彩
40年前,中國鐵路營業里程只有5.17萬公里,平均時速不到40公里。截至2017年底,鐵路營業里程達12.7萬公里,較1978年增長145.6%。其中,高鐵2.5萬公里佔世界高鐵總里程的66.3%,居世界第一位。(11月16日中國新聞網)
鐵路的迅速發展是我國改革開放40年的一個縮影。40年,我們從貧窮落後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40年,一條條高鐵縱橫交錯,一列列動車組列車風馳電掣;40年,南北天塹一線牽,復興逐夢一日還;40年,掃碼進站“碼”上出發,網上訂餐立馬就來。40年,中國鐵路伴隨祖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腳步,跨過了一個時代的變革。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交通運輸體系的完善與否,直接影響著人民的生産和生活。鐵路作為交通強國的先行兵,更是在打破地域局限,拉動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鐵路砥礪前行,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如今,中國擁有2.5萬公里的高鐵運營里程,佔世界高鐵總里程的66.3%,居世界第一位。四通八達的鐵路連片成網,路網結構更加優化,骨幹作用更加顯著。同時,高達350km/h的運營時速,使中國擁有了全世界速度最快的鐵路系統,跑出了令世界為之側目的“中國速度”。
改革開放40年,中國鐵路不僅僅是運營里程越來越長,運作速度越來越快,服務也越來越週到。從擁擠不堪的“綠皮車”到溫馨舒適的“復興號”,從春運時節的“一票難求”到高鐵“公交化運營”的隨到隨走,從“啤酒飲料礦泉水,香煙瓜子火腿腸”的手推車售賣到網上訂餐立馬就到的“定制服務”,從窗口買票的通宵達旦到網上訂票隨到隨取,中國鐵路用實際行動,讓美好出行的生活藍圖躍然紙上。Wifi、無紙化車票、掃碼進站、共用火車,從“走得了”到“走得好”,從旅途奔波、舟車勞頓的“將就坐”到吟詩聽戲看江南的“講究坐”,中國鐵路始終將為人民服務寫於心間,在不斷為經濟發展注入動力的同時,讓人民群眾享受到看得到、摸得著的發展紅利。
從“綠皮車”到“復興號”,變的是外觀與速度,不變的是中華兒女走向民族復興的強國夢。從青藏鐵路登上世界屋脊,到哈齊高鐵闖進寒地凍土,從蘭新高鐵穿破風沙迷途,到西成高鐵不懼穿山越嶺,中國鐵路攻堅克難,用創新引領時代發展。中國高鐵在近十年的時間裏,從苦苦追尋到世界領先,從先進技術“引進來”到中國標準“走出去”,完成了漂亮的轉身。如今的中國高鐵再也不是從外國進口零件的“打工仔”,我們在實現了高鐵製造“下餃子”生産速度的同時,更實現了核心部件的全部中國化,成為了世界製造業的驕傲。如今,“中國製造”不僅為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動力,以蒙內鐵路為代表的中國鋼鐵長龍也將為非洲人民“非洲夢”的實現添磚加瓦。
如今,高鐵像風一樣快。“中國速度”在強勢帶動經濟發展之餘,更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演繹著別樣的中國精彩。祖國的發展離不開交通,未來鐵路一定會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台灣網網友:韋遠航)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