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少年意氣盛,兩岸本一家

2018年09月06日 10:07:00來源:台灣網

  編者按:2018年7月14至21日,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的幾位研究生與多位臺灣青年一起參加臺灣青年學生巴蜀研習營,參訪過程中兩岸青年不但建立深厚友誼,更對兩岸關係,尤其是兩岸青年交流有了更加直觀和深刻的體會,評論頻道自即日起將陸續刊載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幾位研究生的文章,與讀者一通分享本次研習營的交流心得與體會。本篇文章為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研究生王喜撰寫。

  在炎熱多雨的七月,我有幸參加了2018年臺灣青年學生巴蜀研習營,與臺灣學生們參訪了渝蓉兩座西南重鎮,在嘉陵江畔看輕軌穿樓,在索道上賞山城夜景,在寶頂山上嘆鬼斧神工,在錦官城外尋丞相祠堂,在杜甫草堂前憑吊詩聖憂國憂民,在都江堰上看岷江分流、飛沙逐石。一路好景應接不暇,更難得一路歡歌笑靨生花。

  在研習參訪的過程中,兩岸學子的交流有遊覽路上的攀談,也有飯桌上的閒聊。來自臺灣南部的同學對自己的閩南人身份頗為認同,提起家譜更如數家珍。

  談到出行方式,不少來自臺灣的女生都齊聲説出機車,即大陸所謂摩托車,一幅現代版的“鮮衣怒馬”形象躍然紙上。很早就知道南臺灣的機車十分普及,而當聽到女生們討論機車排量、型號時更能感到臺灣機車文化的濃厚,女生騎摩托車在擁堵的北京確實少見。當然,年輕人的年少輕狂並不只是鮮衣怒馬,還有對網路紅人和對娛樂圈的關注。有些臺灣同學經常問的是臺灣某某明星在大陸是否被廣為知曉,也時時感嘆有些藝人明明沒有才華卻靠顏值走紅。他們也愛刷抖音,也看大陸的電影電視劇,也愛唱歌,也愛表情包鬥圖,他們意氣風發,不太願背負承重的歷史包袱,享受活在當下。

  通過一週與臺灣學生的交流,可以明顯感受到“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這句話所言非虛。離別之時,我想到的不再是張震岳的《再見》,而是蔡琴的《渡口》,席慕蓉作詞“渡口旁、找不到一朵相送的花,就把祝福別在襟上吧,而明日、明日又隔天涯!”看起來平淡無奇,經過蔡琴悠揚的演繹瞬間讓人想到遙遠的天涯,這是龔自珍的吟鞭東指的天涯,更是王勃若比鄰的天涯。是這一汪淺淺的海峽曾是閩南人的黑水溝承載著出頭天的理想,也曾是讓兩岸隔絕三十八年的鄉愁令人唯有痛苦,撫今追昔,川渝一行讓人真切感受到兩岸是一家人,唯祈願未來兩岸和平發展,讓相隔天涯的人能再聚首。(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研究生王喜)

(本文係投稿作品,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張潔]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