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制度執行力,擰緊公款吃喝安全閥
查處公款吃喝917起,處理1378人……7月30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佈了2018年6月全國查處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情況,暴露出一些地方依然存在公款吃喝行為,反映出少數地方和單位還沒有真正把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到實處。(8月14日《澎湃新聞網》)
公款吃喝的實質,就是用公權謀私利的黑心買賣。權錢于觥籌間只會傷民心、失民信、損民幸。若真是純粹地吃飯飽腹,為何公款吃喝會由明轉暗,絞盡腦汁地喬裝打扮。有的發展“地下組織”,尋找更加隱蔽的吃喝場所;有的在報銷結算時上演“狸貓換太子”,假借名義掩蓋吃喝真相;有的信奉“最危險就是最安全”,企圖用支部學習和招商引資讓吃喝變得“合規”。凡此種種,從動用公款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與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相背離,陷入了腐敗的泥沼。公款的一分一毫都應用在刀刃上,用在為人民謀幸福的點點滴滴。
整治公款大吃大喝的“頑疾”,離不開健全的制度約束以及對制度的有力執行,制度是最堅固的“屏障”。但現實生活中卻總有一些領導幹部,視規定為無物,想怎麼接待就怎麼接待,甚至一行人把公務接待視為以權謀私的機會。有的利用開展公務接待之機,“呼朋引伴”,陪餐之人有時竟超過“客人”,真正是“客少主人多”,顯然是在借接待而聚眾公款吃喝;有的在公務接待中違規地上高檔酒、高檔煙,甚至一些人假借公務接待之名,損公肥私,多拿幾包煙,多記一點賬等等亂象,嚴重地影響了黨和政府在群眾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影響了風清氣正的幹部作風。
“吃喝風”不管手段何等“高明”,消費方式如何奇葩,理由如何“充分”,都不過是掩耳盜鈴,必須一寸不讓。要健全制度約束,加強對落實八項規定的執行力度,正常公務接待必須嚴格按照標準來,同時提供財務票據、派出單位公函、公務接待事前審批單和公務接待清單,不給公款吃喝留一絲一毫可乘之機,讓巧立名目公款大吃大喝者找不到理由、鑽不了空子;同時要從預算、審計等各方面,加強對公款的監管,讓公款姓公,一分一厘不能亂用成為“硬杠杠”,任誰也不能破壞規矩。(台灣網網友:馬超)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