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聘顯真誠,人才引進正當時
近日,興義民族師範學院招聘“語言學博士”的啟事火了。“學校很一般”,“待遇很一般”,“但是評職稱容易”,“校長為這事特上火”,“工作壓力不大,怎麼幹全憑心意”。最後特意強調:“當地牛肉便宜35元一斤現宰現殺不注水”。(華西商報)
高校招聘層出不窮,可內容如此搞笑、實在的招聘卻實屬難遇。在眾多同樣高校招聘資訊中,在沒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僅憑嬉笑自嘲的口吻,清楚真實的闡明學院簡況、招聘要求及待遇等內容,就足以吸睛,讓人開懷一笑。
搞笑背後的無奈著實讓人心酸——興義民族師範學院一個非雙流學校,名氣自然比不上北清名校,地理位置也不能和東部沿海地區抗衡,招聘待遇就更不能和北上廣相比。
一個高校靠的是師資人才的支撐。名校招聘時簡歷蜂擁而至,名不見經傳的學院則是門可羅雀。名氣背後的誘惑是待遇,是平臺。待遇,名校人才引進開出年薪百萬、提供住房、解決戶口等條件的不在少數。平臺,有了名校的旗號,科研項目、實驗經費、論文發表等問題都不在話下。而那些小學院,既沒有能力開出優厚條件,又沒有平臺供個人成果展示,自然就無法與名校比擬。像興義民族師範學院這樣的高校想要發展,難度莫過於夾縫求生。
人都有趨利屬性。這就需要國家在支援各大高校人才引進的同時,在保障公平的原則下,政策、財政支援適當的向規模小但潛力大、中西部地區的高校傾斜。讓他們能夠在人才時代的潮流中搶抓機遇、奮勇前行,不斷提升學校品質。當然這些相對處於劣勢的高校也不能萎靡不振,要積極發揮優勢、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隊伍積極性,以有限的人力、財力資源創造出更大的成績。作為人才本身來説,能夠在一片學問的熱土揮汗耕耘,何嘗不是幸事?
當今的競爭説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學以致用、用以治學,最大限度的發揮人才優勢,才是乘勢而上源動力。(台灣網網友:袁曉宇)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