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並非“90後”履職短板
每一個時代都會有最美的浪花涌現。從國家運動員到青年創業者、大學生村官、製造工匠,越來越多的“90後”代表把年輕人的聲音帶到參政議政的平臺上,也以自信和從容展現著年輕一代的風采。(3月12日,《人民日報》)
近日,“90後”亮相兩會舞臺。斬獲兩枚奧運金牌的葉詩文、紮根脫貧一線的大學生村官程桔、憑藉工匠精神實現技術突破的農民工代表鄒彬……他們代表“90後”的年輕一代,通過兩會的金話筒傳遞出年輕人的聲音,從而讓兩會所關注的青年議題更貼近需求、所推出的政策更好回應青年期待。然而,在聲音的背後,總存在另外一種聲音:“90後是自我主義的一代,浮躁和功利,似乎成了一些年輕人抹不去的標簽。”因此,兩會上出現的“90後”代表的年輕面孔難免會讓人對其履職能力産生懷疑。但是,在筆者看來,年輕並非“90後”代表的履職短板,相反,年輕會為整個時代注入青春朝氣。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可見年輕一代的成長對國家和民族的影響力之大。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作為成長在資訊化時代的“90後”代表,既有著“敢想”“敢做”“敢説”的性格特徵,也有著視野廣泛、學習能力強等特點。年輕是他們擁有這些特點的資本,也是他們奮鬥的資本和理由。正因為年輕,“90後”代表在兩會上大膽提出議案,傳遞年輕人的聲音,在崗位上兢兢業業,不懈奮鬥,共同為整個時代注入青春朝氣,厚植發展根基而努力著。
年輕如何能成為“90後”的履職長板呢?筆者認為,“90後”們不僅要注意培養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紮根基層的價值觀念、心繫國家的責任擔當和精益求精的就職精神,還要提高自身能力,比如學習能力、參政議政的能力,提高履職盡責的水準,切忌浮躁和功利。此外,還要結合年輕人的共同本質特徵,不斷突破自我,做到“敢想”“敢做”“敢説”,從而擴大視野範圍,只有這樣,“90後”代表才能讓年輕作為一種資本成為履職長板,才能綻放人生最美的芳華,給這個時代注入更多青春朝氣。
如今,改革開放進入第四十個年頭,中國這艘航船行進到新的歷史方位,當歷史的接力棒傳遞到“90後”手中後,終須年輕一代以奮鬥為發展蓄力、以擔當為改革接力。相信在年輕一代的努力下,國家會更有前途,民族會更有希望。(台灣網網友:木同桐)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