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文化自信凝聚起文化強國的精神力量

2017年11月28日 21:15:37來源:台灣網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十九大報告提出要用文化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用文化指引人、感染人、凝聚人、塑造人。我們要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把文化大國建設成為文化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偉大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一、推動傳統文化“雙創”發展,讓文化新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發展繁榮的系列講話中,不斷提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和重要意義。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內生動力,推動中華文明的産生和延續,孕育了中華民族的品格和精神特性。正是源於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中華民族能夠從無數艱難困苦中跋涉而來,創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五千年文明史。

  我們在汲取和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的同時,更要進一步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係。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立足於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現實背景下,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有機統一起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根植于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沃土中,不斷豐富和發展其內涵,讓中華文化永葆時代風采。既要古為今用,又要推陳出新,不斷適應當代經濟社會、生態文明、政治生活、先進文化發展,不斷適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激發社會主義文化創造新活力,開拓社會主義文化創新新局面。

  二、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讓文化亮起來

  十九大報告中提到社會主義文藝是人民的文藝,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繁榮文藝創作。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深刻闡述了文藝和文藝工作的重要性,繁榮社會主義文藝對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在當前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滿足的同時,人民的精神世界更需要極大豐富,這就要求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時代的精品力作。要立足現在、面向未來,立足國內、面向國際,用文字的力量講好中國好故事,傳遞中國好聲音。優秀的文藝作品總是能夠經歷時間和人民的考驗,成為一個時代的深刻印記。文藝工作者應該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積極傳播主流價值,發揮“工匠”精神,聚焦時代主題,不斷進行文藝創新創作,創造出更多貼近生活、人民喜聞樂見的文藝精品,讓優秀作品真正實現春風化雨、浸潤人心,點亮人民的文化生活。

  三、推動文化産業融合發展,讓文化活起來

  精神食糧的養分汲取是美好生活追求中的重要環節,怎樣把文化産品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保障人民群眾實現文化利益最大化,要求我們要不斷推動文化産業向更高層次、更多樣化、更融合性方向發展。當前我國文化産業發展勢頭強勁,文化消費異軍突起,“十三五”規劃中明確了2020年文化産業將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

  要實現文化産業又好又快發展,推動文化産業發展佔領新高地,勢必要在健全現代文化産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斷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加快文化“走出去”等方面狠下功夫,讓文化不僅成為豐富人們精神世界的“營養品”,也要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強心劑”。我國是文化大國,具有文化資源“寶藏”,如何更好利用文化資源優勢和當前文化産業大發展機遇,智造出更好更多滿足人民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的文化産品,可能需要加大對文化産業扶持力度,注入市場經濟活力和創造力,深入發掘文化市場潛力,形成文化領域産業鏈,不斷提升文化産業整體效力,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提振我國文化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走出一條文化復興、文化自信、文化強國之路。(台灣網網友:蘆葦)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