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江蘇全省13市遭“重度霾伏”,當日上午6時,江蘇省環保廳對外發佈稱受外源輸入和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全省13市空氣品質為重度污染,預計未來24小時內江蘇多數城市空氣品質仍將持續重度污染狀態,達到《江蘇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藍色預警的啟動條件,宣佈啟動動省級重污染天氣藍色預警響應。(網易新聞12月15日)
最近一週以來,一場罕見的大範圍霧霾再次籠罩我國,江蘇全省13市遭“重度霾伏”。嚴重霧霾籠罩下的這段日子,不僅生出許多幽默段子,也引發深思。“十面霾伏”、“龐然大霧”,當城市變得晦暗不明、口罩再次脫銷,這樣的字眼再次在報刊網站間跳動。霧霾再次逼使我們正視現實:經歷數十年經濟高速增長,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成為我們這一代人無可回避的煩惱與陣痛。
氣象預警、高速封路、機場停擺、工地停工、學校停課、部分公車停駛……面對霧霾侵襲,許多城市紛紛啟動應急響應。然而,“外因在天氣,內因在污染”,霧霾是由污染物排放和不利氣象條件疊加而造成的,再完善的應急預案、應對措施終歸有限。霧霾因為空氣品質的惡化增多,因陰霾天氣現象出現加重,不少地區已經把陰霾天氣現象併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看似是“天災”,其根本産生的原因是人們對環境的破壞已經到了髮指的地步,才導致了如今的惡果。
人與霾之間,孰進孰退,由誰來決定?類似的歷史劇情和經驗,都告訴我們,形成霧霾非一日之寒,清除霧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從渾濁到清朗,需要一個社會的普遍覺醒,需要經歷一個長期而艱辛的歷史過程。
選擇什麼樣的發展,選擇什麼樣的生活,就選擇了什麼樣的天空,該想想辦法了,如不重拳治理,後果將不堪設想,這絕非是危言聳聽。保障環境政策執行落實,各級政府不能再缺位。對毫無環保措施的煉油作坊、肆意篡改脫硫記錄的熱電企業,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是扎紮實實治污染、抓環境,依然拷問著各地政府的執政理念和責任。危及的已不僅是當代人的健康呼吸,更有子孫後代的生存大計。天災不可避免,人禍絕可杜絕,有關部門該醒醒了!(台灣網網友:黃越)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