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情結”是企業招聘的病態

時間:2015-05-29 18:19   來源:台灣網

  畢業季將近,有的畢業生或讀研,或畢業入職,還有一些依舊走在求職的路上,大四準畢業生孫夢濤即為後者。大學四年,孫夢濤狂攬65個證書,被稱為“證霸”,這些證書包含國家級、省級、市級,含金量並不低,他還連續兩年綜合成績全專業年級第一,創辦過志願者服務隊,當過大企業董事長助理,開過傳媒工作室。就是這樣令很多同學艷羨不已的經歷,卻換不回五十份簡歷中的一個回復。而一個學長的“秘訣”是:考研去985院校,簡歷幾乎“百發百中”。這中間反映的恐怕正是,一些企業招聘所奉行的“學歷即是敲門磚”的準則。

  如今,每年大學畢業生幾百萬,很多企業每天所要收到得而簡歷成百上千,在這樣一個“供大於求”的情況下,一些企業為了節省時間,就會以學校為門檻,進行人才篩選,而相對學校名氣較低的求職者,就只能被淘汰。由此可見,這一現象的存在似乎是可以理解。

  相對於一些非985、211類的院校,985、211無論是師資力量、硬體水準,還是國家支援力度都有其優勢,這就使這些院校的學生有更好的平臺與機會,能有更廣闊的視野,985、211院校學生首先就贏在了起跑點上。正因如此,這些企業以學校為依據進行第一輪人才篩選有其看似的合理性。

  然而孫夢濤的經歷所反映出的恰恰是這些企業招聘的病態,畢竟起跑線上的勝利只代表高中這一階段的勝利,並不能代表其以後的人生。大學四年,一個人會改變多少沒有人知道,有些人會從此不思進取,也有些人會開始奮發圖強。企業單單以學校名氣為準入門檻,是對一些高中不努力的大學畢業生的懲罰,卻使自己失去了很多收穫後進優秀人才的機會。

  不僅如此,長此以往,也會使社會陷入一個惡性迴圈,很多畢業生會遵循所謂的“學長秘訣”,熱衷於追求高分今名校,而忽視實踐能力的培養,這對於一個社會的發展無疑是不利的。就當下而言,相當一部分學生似乎已經開始踐行“學長秘籍”。試問,如今有多少考研的學生是為了踏踏實實搞研究,恐怕為了名校研究生畢業證而奮戰十個月的同學大有人在。

  經此一事,“證霸”孫夢濤開始思考能力和名校哪個更重要。在筆者看來,其實能力與名校並不衝突,有學歷也需要能力作伴才能走的長遠,而名校則是現階段更容易敲開企業大門的“磚”。筆者相信,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企業招聘的這種病態會慢慢被治愈,而孫夢濤“給我一個舞臺,還你一片精彩。”的豪言壯志定會與機會證明。(台灣網網友:張麗媛)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