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文化企業“發育不良”值得反思

時間:2015-04-28 16:56   來源:台灣網

  4月27日,國家統計局首次發佈了小微文化企業有關統計數據。2013年末,全國共有小微文化企業77.3萬個,佔全部文化企業的98.5%,但其營業總收入卻僅佔行業收入的45.7%;小微文化企業平均營業收入只有495.3萬元,遠遠低於大中型文化企業37328.8萬元的平均水準。(詳見4月28日《中國文化報》報道)

  近年來,小微文化企業以創業門檻低、限制條件少,成為眾多創業者的首選,也成為眾多富有才華的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第一站。2013年,我國小微文化企業從業人員多達979.9萬人,佔全部文化企業的63.3%。如今,小微文化企業的産品和服務正無時無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比如各種形式的廣告、手工藝品、微信、APP等文化産品。

  中國小微文化企業之所以令人關注,不僅在於其具有引領中國製造業走向以研發創新為主的重要作用,更在於其具有無比廣闊的發展前景,比如世界著名的華特迪士尼公司,就是起步于迪士尼兄弟工作室,其成功創作的作品《米老鼠與唐老鴨》,曾創造了數千億美元價值。中國的小微文化企業,從改革開放以來,所創造的價值也在不斷增加,2013年,營業總收入已高達38306.8億元。

  然而,近年來國家不斷出臺減免稅收、財政補貼、幫助融資等扶持小微文化企業的政策,但小微文化企業的整體發展卻一直不容樂觀。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這既與國家政策沒有及時落到實處有關,更與小微文化企業主自身經營能力有待提高息息相關。

  首先,國家一直試圖從資金方面扶持小微文化企業,地方政府也不斷出臺各種措施,鼓勵金融機構貸款給小微文化企業,以此破解小微文化企業的發展瓶頸問題。但是,由於小微文化企業能夠提供的貸款回報並不大,而且文化項目投資具有一定的風險,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的金融機構在政策落地執行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積極性不高的現象,結果導致眾多小微文化企業長期無法滿足資金需求。

  其次,小微文化企業的創意産品與市場需求具有較大的差距,這也是眾多小微文化企業無法做大做強的核心因素。眾所週知,文化産品和服務的核心競爭力就在於創新。然而,大多數的小微文化企業一直缺少內部創新機制,從業人員也普遍缺少豐富的創新經驗,無法為客戶帶來理想的效益,進而限制了自身的發展壯大。

  那麼,小微文化企業應該如何才能走出當前“發育不良”的經營困境呢?我認為,中國的小微文化企業至少要從三個方面同時下苦功,才可能出現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第一,國家有關部門要加強監督和引導,確保扶持小微文化企業的政策儘快落到實處,通過打造一批成功的典型,引導小微文化企業整體快步前進。

  第二,小微文化企業要注重提高服務的品質,憑藉富有銷售力的創意和産品,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從而吸引到更多的客戶。由於小微文化企業人員流動性較高,小微文化企業主不妨通過改革薪酬激勵,比如採取利潤分享計劃、提供一定比例股份給骨幹員工等方式,吸引優秀創意人才長期加盟,確保企業擁有持續的市場競爭力。

  第三,小微文化企業主在競爭力較弱的情況下,要儘量把目標放在細分市場領域,努力將市場做精做透,形成自己的品牌。同時,在國家大力發展網際網路産業的今天,小微文化企業要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技術,研發新産品,打造新渠道,以較低的成本和較高的效率實現擴張。(台灣網網友:林春浩)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