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火車票改退簽使用新政,乘客在對開車前15天以上的車票進行退票時,將無需再支付退票費。不過,記者採訪中發現,對於“開車前48小時以內,不辦理票面日期次日及以後的改簽”這一規定,也引發了不少市民的爭議。(12月3日 東方網)
“15天以上的車票不收取費用”,對於經常出行的廣大旅客朋友們來説,這原本是一個應該值得欣喜的好政策。但是,在這個全民吐槽的時代,似乎任何政策的改變都會找到吐槽的理由。這次,網民的觀點不是聚焦于“15天以上退票不收取費用”,而是在“48小時內不能辦理改簽”上,平心而論,這可真是雞蛋裏面挑骨頭!因為火車票退票政策至今走得其實並非一條一蹴而就的路,而是一條漸進的道路。從最開始的統一收取20%的費用,到“階梯收費政策”的出臺,規定按照開車時間來收取手續費,再到今天15天以上不再收取手續費。這樣的一個過程中,我們能夠清晰看到一個輪廓,那就是,每次政策的變遷都向著民生福祉傾斜,向著有利於乘客的方向發展。
如果説最初的20%手續費的確有點高的話,後來的“階梯收費政策”可以説是一個緩衝。與20%的費用比較起來,“階梯收費政策”就是一個最好的進步體現。由於火車票政策的改變會影響到眾多乘客的切身利益,所以,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引發輿論的關注,也註定會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但是,當我們關注這樣的政策變化的時候,必須有一個客觀公正的態度,對政策改變能夠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評價,這才是媒體和輿論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
客觀的評價其實來源於橫向和縱向的比較,在橫向比較上,火車票的退票政策可以比較飛機退票和汽車退票;在縱向比較上,這次的退票政策可以對比之前的退票政策。可見,橫向比較之下,汽車票的退票政策一直延續著20%的基準,從來沒有改變過;而飛機的退票尤其的特價機票根本沒有辦法辦理退票和改簽。由此可見,在橫向上,火車票的退票政策已經顯得相對人性化,的確是一種讓利於民的體現。而在縱向比較上,火車票的退票政策從收取20%的費用到15天以上免費,這顯然是一種進步的表現,而48小時內不能改簽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黃牛囤票而設計的。既然如此,我們就能夠看清楚這次退票政策的真面目,而不是陷入一種吐槽的狂歡中。(台灣網網友:向帥)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