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1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生産性服務業重點和薄弱環節發展促進産業結構調整升級,討論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新華網5月14號)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小康》雜誌通過持續關注發現,食品安全問題早已高居國人不安全感之首,這跟近年來關於食品安全的事件屢見報端不密不可分:“大頭娃娃”、“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溝油”等等。在人們對食品安全失去信心時,更是將責任更多的推向政府監管。
當然,政府監管是食品安全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相關部門對食品安全監管不到位,對違法犯罪的懲處力度不夠,某些程度上是一些不法分子鋌而走險的重要原因。這次的食品安全法的修訂,將成為史上對食品違法分子最嚴厲的懲罰法律依據。但是僅僅從法律懲罰層面還難以為食品打上安全標簽。
其實,法律只是被動層面的約束,只是事後諸葛亮。以前的食品法雖然懲處力度小,但也不失是一種法律,偏偏一些不法分子有法不依,這不得不值得我們深思。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巨大金錢利益是食品安全的癥結所在,不法分子在金錢的誘惑下,拋棄信仰大賺黑心錢。所以,食品安全反映出部分人在拜金主義下,信仰缺失、唯利是圖的人生觀價值觀的缺失。但是很多食品安全問題暴漏出的是一個行業的問題,難道説是所有的人都喪失了道德節操嗎?
這就反映出來一個資源短缺的問題了。整個行業都對此緘默的根本原因就是,天然奶粉根本就供不應求。同樣道理“瘦肉精”暴漏的是瘦肉短缺,轉基因食品暴露的是天然糧食産量不高,滿足不了人類溫飽。
綜上所述,食品安全問題還有很多路要走,因為食品安全不僅要靠法律約束,還要靠自覺,更重要的是要重視起糧食戰略。(台灣網網友:孫嘉奎)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