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育不能靠“貼標簽”

時間:2012-10-29 15:14   來源:台灣網

  10月28日,在山西太原理工大學,學生共産黨員所在的宿舍被挂上了“共産黨員宿舍”的牌子。據了解,該校此舉的目的在於讓學生黨員“亮身份、明職責、作表率”,充分發揮他們在公寓的先鋒模範作用,並以此激發大學生黨員的先鋒意識和歷史使命感。 (據中國新聞網)

  “大學,非大樓之謂也,大師之謂也。” 已故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這句經典語錄,重在警示人們大學教育應具有真正有思想、有文化的精神核心,而不應過分看重於大樓等形式化的設施。以此言之,將黨員作為標簽貼到宿舍門上,不得不説是另一種鋪張與虛飾。

  首先,“貼標簽”的做法對大學教育起到的作用乏善可陳。大學生已然是“半隻腳踏入社會”的成年人,不再是“三觀”仍待培養的孩童。小學教育中以“紅領巾”、“三道杠”等作為激勵機制尚不無不可,然而大學中若仍然用此種方式進行教學未免低級而無實效。形式化的教學方式甚至可能引起青年人的逆反情緒,使得他們對於學校教育失去信心。這對於以“教書育人”為基本精神的學校而言,恐怕是違背初衷的。

  次之,公民素養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社會工程,並非簡單的貼標簽所能解決。縱觀國內輿論風氣,國人公民素養的缺乏已然社會事業發展的一大瓶頸。這類社會問題的解決,尚需以長期、有效的輿論引導與公德教育來徐圖進展。而大學作為現代化人才的集散中心,承擔起這項艱巨的任務本應是使命使然當仁不讓。然而,太原理工大學“貼標簽”以激勵學生的做法未免太多敷衍了事而顯得不負責任。隨處可見的張貼廣告曾一度成為影響城市風貌的“城市牛皮癬”,如今大學校園中依葫蘆畫瓢,即便是替換為更加光鮮、亮麗的形象,亦不能掩蓋其對於學生綜合素養教育的機制內虛。

  一所合格的大學,本應有其獨立自主的學術精神與價值追求。大學教育也當從學術思想領域著手、積極探尋符合時代潮流的教學方式,這是大學校園對每一位積極求知的青年人負責的表現,也是大學教育對歷史的一份責任與擔當。將精力耗費在貼標簽這種膚淺而無意義的形象工程上,于大學的辦學宗旨無益,對大學的社會認可有害,對社會現代化建設也缺乏建設意義。 (台灣網網友 宋祖禮)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