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奶價全球最高”違背“價格道德”

時間:2012-10-22 20:12   來源:台灣網

  事實上,近年來,如明治、雅培、多美滋、雀巢、惠氏、美讚臣、金典等“洋奶粉”,均未逃脫“問題關”、“品質關”和“安全關”。某些“洋奶粉”甚至被大面積“召回國”。自稱沒有問題的産品,其實大有問題存在。單從乳製品剖析,整個産業鏈通過飼料、水質、土壤、加工、存儲、包裝、運輸等環節,只要有某一個鏈條或環節出現問題,其産品就是“問題産品”。自然,全世界也沒有一個國家敢承諾自己的奶粉百分百安全,只是問題的程度或密度不同而已。美國等大國,“奶粉召回事件”時有發生。其實,大多數“洋奶粉”根本不是“原裝”。相當於“洋品牌”中國再製造和再加工。

  奉勸乳品企業“理直氣壯”漲價的同時,更要“HOLD住”品質。2008年三鹿奶粉因“三聚氰胺”一夜驚魂。爾後,“洋奶粉”大舉進軍中國,繼而由“集中調價”到“集體漲價”,默契中形成了“價格聯盟”。

  可以説,中國奶粉市場“商機無限”、“消費無窮”、“供給倍增”、“容量超大”等“奶文化”,已成為“洋奶粉”進軍中國的“情商”慾望之火,更成為跨國食品巨頭業績增長引擎之驅動力。從雀巢、達能等公司2012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顯示,嬰幼兒營養品銷售保持“強勢增長”。其中,雀巢財務報告首次在華公佈,新興市場業績增長達11.7%,中國市場貢獻很大,預測今年在中國區的銷售額將倍增。

  “中國奶粉價格偏高”成為“洋奶粉”的“中國冰川”。對於“洋奶粉”來説,除了抓住中國這個市場容量大之外,價格高是其業績“向好”的主因。資料顯示,中國市場位於200元至300元區間的中高端奶粉銷售最大,佔總銷售量42%。另一個趨勢,300元及以上高端奶粉銷售增長十分迅速,從2011年的4%已提升至今年3月的9%。

  “全球奶差價”成為國內消費者關注的焦點問題。如雀巢同系列奶粉國內外價差近200元人民幣,如雅培、惠氏和美讚臣等奶粉的“全球差價”均很大。還有,比如中國市場銷售較好的荷蘭美素1段,荷蘭售價10歐元左右,折合人民幣80多元每罐,而中國市場折合人民幣278元每罐;特福芬有機嬰幼兒奶粉2段當地官網價格9.95歐元,折合人民幣80.6元每罐,中國市場折合人民幣318元每罐,是原産國價格的近4倍。

  顯然,“洋奶粉”此舉違背“價格良心”和“價格道德”,筆者以為,所謂的“産品價格根據當地市場情況而定”,既不合情,又不合理,還不合規,更不合法。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