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中市民黃先生兒子中考分數為600.4分,而該市揚中高級中學在統招錄取時分數是按照整數計算,這樣黃先生兒子分數被算作600分。同時另外3名中考分別為599.6分、599.6分和599.9分的學生成績也被算作600分。最終黃先生兒子因語數外成績排名靠後而被淘汰。(7月2日 中國廣播網)
對我國的學生而言,分數不得不説是最能鑒證其學習成果的證明。雖然長期以來以分數定終身的考試製度一直備受爭議,但是短期內卻沒人能找到一個比它更能保障大部分學生平等入學權的考核方式。在此情況下,分數對學生而言則是多多益善,“學而優則錄”也是大多數學校選擇學生的標準。但是揚州高級中學卻做出讓人匪夷所思之事,即錄取低分學生而將高分學生拒之門外。學校相關工作人員解釋稱“四捨五入”是該校多年的選擇標準,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然而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老師的這般託辭不僅不符合其職業規範更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
眾所週知,考試和競技性比賽一樣,一分一厘都可能決定勝負,而該校“四捨五入”的統計方法雖然能簡化學校的工作,卻是對學生幾年辛苦耕耘的蔑視,因為這零點幾的分數最直觀得體現了學生成績的差距。這種“四捨五入”的記分法無論放在體育賽事上還是歌手選拔中都將導致荒謬的結果,更何況將其放在至關重要的入學選拔之中。想必當過學生的人都知道考試的不易,但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卻沒有多少人真正懂得。也許讓學生萬萬不能想到的,扼殺他們勞動果實的正是他們心中嚮往的學府和尊敬的老師。另外,學校重視語數外這類“主科”,輕視史政地、理化生這類“副科”還是根源於老師自己的利益。語數外是高考的重點科目,高中的選拔不但要考慮學生的總體分數也要考慮其“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這樣的學生才能提高學校的升學率和老師獎金。然而這種選拔標準本身即是有待商榷的,因為“學無貴賤”,人們不能因實用性的高低來判斷一本學科的優劣。柳河東的《種樹郭橐駝傳》中曾揭示了“因材施教”的育人方式的重要性,而學習更應該因材施教,學校應該允許並尊重學生在“非主流”領域有所長。而這種尊重的方式即表現為為這類學生提供公平的競爭平臺。
縱觀該事件,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在於我們的教育制度缺乏人性化,老師太急功近利。陶行知先生曾強調教育的理念,即“千教萬教教人求真”,但這一事件所折射出的教育價值觀不但不是以求真為目標還將冷酷的功利主義和使學生異化為學校追求升學指標中的一個工具赤裸裸地灌輸給學生。另外解決的途徑並非如其老師所言“沒有辦法”,如果學校領導和這位老師能換位思考,假設自己的子女遇到這樣的情況他們又會如何處理,也許問題便會迎刃而解。(台灣網網友 羅雨霽)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