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譴責的邊界在哪?

時間:2011-10-24 16:20   來源:台灣網

  10月20日,第16位路人陳先生出現在小悅悅的ICU病房外。陳先生稱小悅悅發生事故那天天黑下著大雨,自己沒注意躺在地上的小悅悅。陳先生妻子稱來探望小悅悅就是為了澄清,並向小悅悅父母道歉。(10月21日《廣州日報》)

  “心體光明,暗室中有青天。”18:1的數字再次讓我們反思社會的道德底線,而小悅悅之死更像一把冰冷的刀子,切開了這個時代真實的疼痛與不堪。“路人的冷漠”就像一塊屢試不爽的遮羞布,在激情澎湃的道德演講之後,往往都會拋出一條優美的弧度,昭示更遠的旁觀者清白聖潔,而將一切可以理解與不可理解的“私心”統統綁上道德潔癖的烤架,在觀賞其慘狀中獲得一種道德優越感與虛幻的滿足感。

  第16位路人出現了,“那天下著大雨,天又黑,我真的什麼都沒看到。”事發後,當事人的妻子説自己手機每天都收到很多莫名的短信與電話,“都是罵我們的,質問我老公為什麼見死不救,有人甚至還威脅我們不要開店了。其實我寧願把門關了不做生意,回家去打工,還是那句話,沒看到就是沒看到。”提及這次探訪,陳太太表示,看與不看,真的很矛盾。“考慮了好幾天,還是來看看吧,如果問心有愧的話,我和老公肯定不會來這裡,來,就是為了澄清。”在漫無邊際的輿論壓力之下,勇敢站出來承認自己是“路人”,也許比公眾臆斷的真相更富勇氣。

  讓我們繼續回到“佛山碾童事件”的現場,借助媒體的追蹤,公眾認識到了“冷漠者”中的一些人:有人堅稱沒看到女孩;也有女老闆表示自己剛從幼兒園接回女兒,看到血很害怕,在詢問了旁邊店舖員工,沒有得到回答之後,就牽著女兒離開了……好在視頻監控不會説謊:廣佛五金城的治安環境、人際環境,當時下得不算小的的雨,沒有開啟的路燈,昏暗的環境——即便這些都忽略不計,18人見死不救的相關性真的完全是道德原因?遺憾的是,當地有關部門組織了各色的“譴責見死不救行為”討論會,在沒有賦予18路人對等話語權的前提下,將民意對道德的怨憤一股腦發泄到路人的身上——這究竟是拯救道德還是加大道德行為的猶疑成本?

  “禮失求諸野。”道德是怎麼生成的?起碼不是在禮崩樂壞的上層建築中原地復活的,更不是在居高臨下的道德譴責中醍醐灌頂的,而是在平和、包容的教化與制度建設中構建起來的。路人的冷漠固然是要譴責,但以什麼樣的方式譴責(吐口水還是講道理)、又或者以什麼樣的姿勢譴責(盛氣淩人還是和風細雨),都關係到出發點的合理性與正當性。道德譴責也是有邊界的,只因道德是比法律更高的維度,在法紀不彰、秩序不固的時候,妄想靠辱罵與恐嚇喚起良善的道德行為,無異於葉公好龍罷了。

  折回廣佛五金城的那個下午,每個人都可能是懶於、懼于伸手的“路人”,每個人都可能奔波在黯黑的風雨中而看不到小悅悅,每個人都可能動過善念、有過善舉卻未能至終……18個人的概率裏,確實有著必然的失范,但回到具體“人”的概念裏,是不是每個人都該綁上眾聲喧嘩的輿論刑場?須知尊重與悲憫,是最大的道德——而即便是譴責,也不應失去道德的本色。(台灣網網友:黃燕鳳)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