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教師節總是適逢新學年開課,今年的教師節又與12日的中秋節相鄰,一個關於“要不要給老師送禮,送什麼禮”的問題又如約而至,成為更多內地學生家長的心病。家長中每每不乏一些高收入者出手灑脫,奉上厚禮,借節日名義替孩子討關照之心昭然若揭。而受禮的老師們也往往在笑納之際的兩相心照不宣中,與對方相對尷尬。
可見,教師節送禮風氣已成為很多教師、家長的精神負擔。《法制晚報》的調查就顯示,教師節中秋節8成小學生送老師禮物,近4成孩子錶示,想通過送禮物要老師多“照顧”。
當教師節被功利化,被當成師生關係的利益“黏合劑”,當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遭遇“潛規則”,困惑和爭議由此産生,一時間媒體的聲音毀譽不一。
新華網評論,“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使一部分人瞄準了教育資源配置失衡之下的利益空當,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加劇了社會對優質資源的爭奪,教師也就成了許多家長爭相送禮的目標”。或許這是教師節送禮物惹爭議的原因之一。
大部分的媒體則將關注點集中在對送禮本質的關注上。
《新華每日電訊》認為,“教師節送禮會讓教師失去應有的師者尊嚴,而家長則陷入社會‘潛規則’,二者交互作用,會助長不良社會風氣的滋生蔓延。儘管家長送禮的出發點是為了孩子,但如果想通過物質去‘交換’孩子的特殊待遇,不僅褻瀆了教師的職業,而且對孩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十分有害”。
如今,不管遇到什麼事,託人情、找關係幾乎成為常態。仿佛不這樣做,就不踏實、就不安心,遇事求人儼然成了一種“潛規則”。“潛規則”下,托關係、走後門,通過權力、金錢、關係來擺平一切事情。
什麼叫“潛規則”?這就叫“潛規則”。
《人民日報》曾對“潛規則”這一現象做出過細緻的分析。“講人情、論關係在中國源遠流長,這跟歷史、文化等都有關係,短時間內很難改變。但如果‘關係’的運作超出人情層面,到了破壞規則甚至違法亂紀的程度,就會讓人惶恐不安。在社會轉型期,有更多的真空地帶讓人情可以被當作交易的籌碼,人們更加傾向於‘暗箱操作’、不守規則,這嚴重影響社會公平,給‘無權無勢’、沒‘關係’、沒‘背景’的普通大眾帶來更多焦慮”。《人民日報》認為,一些人不管遇到什麼事,總喜歡託人情、找關係,説明社會規則有漏洞可鑽。
在社會轉型期,免不了存在法治的真空地帶,讓“關係”被當作籌碼交易。如果要讓“潛規則”失去市場,關鍵是要加強法治建設,完善法律制度,用嚴密法律彌補和修復社會規則漏洞。其次,要對公權力嚴格限制和監督,把權力運作置於公眾監督之下,以陽光操作和嚴格程式驅散“潛規則”的陰暗,剷除其滋生的土壤。最後,還要加強公民法治教育,引導公眾樹立法律至上、規則第一的理念,用法治文化代替“潛規則”文化。(台灣網網友:胡萬寶)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