鉻渣污染事件何以重復“昨天的故事”?

時間:2011-08-17 15:37   來源:台灣網

  據央視前方記者報道,雲南鉻渣污染涉事企業生産之後有17年都沒有對鉻渣進行任何處理,廢料就在南盤江旁露天堆放。事發後雲南環保部門並未將資訊在第一時間通報給下游的廣東和廣西。事發已經三個多月,事件處理只停留在刑拘兩名司機上,對涉事企業的調查,和對失職、瀆職監管人員的問責也沒有任何消息,特別是曲靖有關部門對污染源的處置是否有效,鉻污染事件疑問還有很多。(8月16日央視)

  雲南曲靖陸良化工實業有限公司5000多噸工業廢料鉻渣非法傾倒導致污染引發關注,不僅使當地居民的農業生産與生活受到影響,而且還導致網路傳言珠江源南盤江受污染。雖然廣東方面已啟動應急預案,目前珠江水質正常,但這一有毒廢物非法傾倒事件與以往的環境污染事件幾乎同出一轍,不到積重難返之時,難以得到各個方面的特別關注與查處。這不免令人擔憂,滯後的監管到底讓公眾安全何處安放?污染事件的驚人相似之處如何不在下一次事件中重復?

  堆過廢渣的地方寸草不生,折射出監管部門的失聲。早在今年4月28日,有毒廢物就開始傾倒。6月12日,曲靖麒麟區有群眾反映部分放養山羊死亡,環保局接報後發現係山羊喝劇毒工業廢料鉻渣下的積水造成。經調查核實,鉻渣來自位於曲靖陸良縣的化工實業有限公司。而這家企業共在三個鄉鎮的山上傾倒鉻渣140余車,共計5222.38噸。那麼,五千多噸中毒化工廢料,為什麼可以被隨意傾倒鄉村,一起可能波及三個省區,影響極其惡劣的鉻渣污染事件,為什麼三個多月之後才剛剛發佈消息?為何至今當地環保部門對排污致害情況以及水源污染情況也拿不出一個準數?在這家存在污染隱患的化工企業“前門賺錢,後門放毒”的過程中,何以看不到日常監管的影子?為何事件曝光後當地政府才組織環保人員進行調查和監測?當地環保部門對有毒廢物的處理是如何依法實施監督的?環保部門掌握的南盤江水質監測數據何以要事發地請求向社會公佈?重金屬危險廢物污染土壤的評估難道非得出了大事後才能啟動?

  人們在這起污染事件中再一次看到“少數人受益、多數人受害、全社會埋單”的環保怪象,演繹到具體細節上就是,企業排了污,監管打醬油,而善後處理政府成了冤大頭。對這起鉻渣非法傾倒事件引發的一地雞毛,當地政府正對叉沖水庫當時蓄積的約4萬立方米水和攔蓄下來的近3000立方米水,由專業人員進行了還原、解毒處理,水質達到安全排放標準後排放。顯而易見,政府的“心太軟”與“要面子”,直接導致污染企業違法成本過低,由此産生非法排污的僥倖心理,進而有恃無恐,肆無忌憚地繼續排污,形成由污染暴發到“妥善處理”再到下一輪污染的惡性迴圈。某種意義上,政府為污染事件的善後處理成本埋單,就是縱容污染企業,放任非法排污行為。

  雖然家化工企業已被停業整頓,非法傾倒的直接責任人已被批准逮捕,當地政府也表示將追究監管部門、企業責任,但是,要將追究責任的承諾轉變為動真碰硬的行動,不讓監管責任與有毒廢物一起“傾倒”,還需當地政府真正從民眾環境安全的高度,以科學嚴謹的態度,調查處理這起事件,嚴肅問責到具體部門、具體領導和具體監管人員,使之與排污企業的責任人一樣付出慘痛代價,直至刑究可能存在的失職瀆職犯罪行為。唯有此,才能使環保領域不再重復“昨天的故事”。(台灣網網友:梁江濤)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