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對軌道交通、高速鐵路等,動輒萬億的“慷慨”投資規模,10年來,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例還未到4%。在捉襟見肘的經費面前,“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口號多少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教育體制改革研究室副主任王烽則表示,4%一直達不到,可能是由於“我國和國際上統計口徑不一樣”。(3月8日《中國經濟週刊》)
根據1993年制定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第48條規定,我國會“逐步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民生産總值的比例,在本世紀末達到4%”。如今,18年過去了,我們的GDP總量已經從90年代的世界十位左右躍居世界第二,但是教育投入,卻總是不達標。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教育。”這句話曾經讓多少老師、孩子潸然淚下,可現實卻是,有多少老少邊窮地區的老師開不出工資,有多少孩子們上不起學,有多少貧困家庭的父母獨自承受著“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讀書”的辛酸。
按照1993年的情況,投入4%左右是當時的普遍衡量標準,但是,按照世界銀行2001年的統計,在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日本、英國和美國等高收入國家公共教育支出佔GDP的均值已經為4.8%。哥倫比亞、古巴、約旦、秘魯等中低收入國家公共教育支出佔GDP的均值為5.6%。
而我們在今天,已經躍居GDP世界第二的情況下,分給下一代的教育經費投入還是缺斤少兩,不達1993年制定的4%標準。而眾所週知,上述這些國家的人口總數遠低於我國,平均到每個孩子身上,我們的孩子能夠獲得的教育資源有限。所以,長期以來,我們始終是在以一種賒賬的方式辦教育。
6日,廣東省副省長宋海代表在廣東代表團小組討論時就表示,“中國的GDP品質並不高,很多企業都賺取微薄的代工費,雖然計入GDP,但卻沒有産生多少稅收。”宋海指出,西方國家的第三産業發達,所以GDP的品質相對高些,4%的GDP投入相當於財政支出的10%至15%。所以,中國如果按照20%至25%的財政總支出來投入教育,是比較科學的。(3月7日《羊城晚報》)
那麼,從這個角度講,即使達到了4%的標準,我們的投入還是遠遠不夠的。教育不發達,我們就始終無法改變勞動力代工的局面,而GDP的品質始終也提不上去,週而复始,我們就會始終在代工大國的産業鏈上打轉轉。
這讓筆者想起一個故事,曾經有記者問一個放羊的孩子,放羊幹嘛,孩子説放羊賺錢,記者又問,賺錢幹嘛;孩子説,娶媳婦;又問,娶媳婦幹嘛,答生娃;至於生娃幹嘛,孩子答,放羊……以賒賬的方式辦教育,最終透支的只會是我們這個國家的未來。
溫家寶總理曾經説過,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設一流的國家。我們必須目光遠大,把教育搞上去。那麼,怎樣搞好教育,教育投資肯定必不可少,這早已在世界範圍內達成了共識。(台灣網網友:陳小二)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