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電視臺綁架真人秀節目

時間:2015-03-30 13:23   來源:新京報

  回到節目本身,一檔優秀的競技選秀節目,有一群優秀的歌手,大家的關注點卻不在冠軍花落誰家,而是其他話題時,這就偏離了“我是歌手”的定位,是一場節目的失敗,是一位冠軍的不幸。

  救場如救火,汪涵三分鐘救場言辭成了“英雄”,風頭蓋過第三季《我是歌手》冠軍韓紅。然而從職業倫理來看,當孫楠突然宣佈退賽,這個“火”汪涵該不該救?這個英雄當得合適嗎?

  這個問題讓我想到這樣一個著名的管理故事:一個CEO看到一個油瓶倒了,他是第一時間把油瓶扶起來呢,還是等著相關責任人來扶?對此有各種各樣的討論。從管理體系尊嚴的角度來講,如若相關責任人不在現場,CEO不能扶。要等著事件後對相關責任人處罰。然而理論是一回事,在現實中,尤其是電視直播這樣的特殊環境中,講究的是救場如救火,機智救場的汪涵理所當然就成了英雄。

  然而,這真的是一場事故嗎?“我歌”導演洪濤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説:“關於(放棄第二輪比賽)這個想法我們只是有過一些交流,但也只是在交流層面,但我還是希望他(孫楠)能勇敢地比下去,但是現場突然的……”

  從直播節目的風險管理來看,既然退賽的可能存在,經驗豐富實力強勁的湖南電視臺對直播事故的後果沒有預案是難以想像的。全民偵探的網際網路時代,有熱心網友詳細分析了現場直播的後臺運作機制和節目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推測:雖然不能説節目故意炒作,但是,節目組不可能不知情,不可能毫無準備,比較可信的推斷是導演組小範圍知情,並小範圍決定“讓他説,讓他退”,並製作了預案,最後挑了一個最適合執行的時間點來執行。

  直播結束後,當事人孫楠第一時間向節目組、汪涵、觀眾致歉,“這是我自己的選擇。”接著在媒體採訪時又給了大家一個意外的解釋:“雖然我給大家添了麻煩,但是從某個方面來講我覺得芒果臺是不是要感謝我,給他們增加了收視率……我的用心有人不理解,但是我自己最了解我自己。我自己問心無愧。”如此解答讓事件更加撲朔迷離。

  從新聞傳播的角度講,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具體到真人選秀節目,讓觀眾感覺這是“不可控”的氛圍,這樣能刺激收視率。觀眾之所以會對真人秀節目感興趣,一是想窺視明星去光環化的面目,二是對未知現場的期待。在幾乎每家衛視都做真人秀的當下,真人秀遍地而明星來來回回還是那麼幾個的時候,如何在一台“可控”的節目中做出“失控”的現場,成了吸睛關鍵。像所有的真人娛樂選秀節目一樣,只是一場秀,別太當真。

  事實證明了這一點。湖南衛視成功展示了對大眾的洞察,對娛樂選秀節目的駕馭,對輿論的掌控。客觀上,也成功轉移了大家對“歌王”的討論。

  第一季“我歌”,觀眾看了熱鬧,到第二季,觀眾看了點門道;進入第三季,節目自身在成長,觀眾也不再像前兩季那樣,被引導著去追捧“王者”。於是這一季才有了李健的突然上位,譚維維的粉絲強攻,鄭淳元獲得韓粉擁戴……當觀眾開始主導更多話語權,並且對“歌王”的認同度在降低時,如何才能讓冠軍不引發大範圍口水戰,同時節目組全身而退?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一旦可以預知如果沒有更猛的關注點,但能另起一個話題消解原有擔憂,何樂而不為。所謂,沒事兒更要惹事兒。孫楠的退場,汪涵的救場,自媒體推波助瀾,誰還關心韓紅奪冠説了啥。

  回到節目本身,一檔優秀的競技選秀節目,有一群優秀的歌手,大家的關注點卻不在冠軍花落誰家,而是其他話題時,這就偏離了“我是歌手”的定位,是一場節目的失敗,是一位冠軍的不幸。

  強勢的電視臺綁架了選秀節目,《我是歌手》贏得了關注卻失去了比賽本身的尊嚴。(許雁容 管理諮詢師)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