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片爛劇的事,大家都討厭。其實放這些爛片的電視臺,何嘗不是這樣,以為會很紅,結果名落孫山;以為會一鳴驚人,結果卻一聲不響,以至於影響了全年的創收。很多時候這是押錯了寶,跟錯了風,不能輕易歸罪于個人。但遼寧廣播電視臺“一把手”史聯文反其道而行之,越爛越買、越差越喜歡。敗家子典型史聯文幹了一堆敗家的事:別人花2萬買一集電視劇,他要花35萬;大家都説不能要的,他非要;大家都不看好的,他一買就是好幾部,讓你不得不對他的審美能力著急。
這種傻事傳出去是要被人笑掉大牙的,收視率的競爭是多麼殘酷,全國那麼多電視臺,一個閃失大好江山就丟掉了,史聯文卻一次又一次地買爛劇花冤枉錢。但你如果覺得這只是一個笑話、一個門外漢的胡作非為,就小看了史的智商,熱門電視劇你要跟別人搶才買得到,可是一些犄角旮旯的東西不用你去找,自動會送到府。這一搶一送的區別中暗藏著玄機。
並不是老酒喝多了上了別人的當,也不是真的分不清好壞,收視率的壓力對所有的臺長都是一樣的,而貪慾可以將比好的壓力化為比爛的動力。他之所以願意花這麼多冤枉錢,是因為這些多花掉的錢可以拐個彎兒流到他個人的腰包裏。
史用國家的錢買回來一堆垃圾,又用這堆垃圾來糊弄觀眾,他有意無意之間為一些粗製濫造的東西打開了方便之門。一家公司將自製的電影推銷到遼寧電視臺播放,為了表示感謝,公司經理送給史聯文一張銀行卡,此後,陸續往卡裏匯錢430萬元。節目購銷中心推薦一部電視劇,雖然審片組大多數同志審看後提出不同意見,但在史聯文的“授意”下,中心仍然以每集60萬元購買,總計2041.01萬元。有一次,在沒有聽取審查小組意見情況下,節目購銷中心花費4128萬元購置了5部電視劇。其中一部古裝劇還因為收視不達標等原因,在電視臺僅播出3集就停播了。
史聯文的所作所為,讓那些烏合之眾、蠅營狗茍之人從中看到了希望,嗅到了商機。沒有好劇本又怎麼樣,沒有好導演好演員又怎麼樣,只要往領導的賬戶裏打錢,在酒桌上給領導拍拍馬屁,廢鐵也能賣出黃金的價錢。
房叔房姐過多,房子就會成為稀缺資源;“四風”得不到整治,高級會所就會遍地開花,史聯文讓大家看到了國産電視製作水準之所以遲遲得不到提高的另一個原因,不學無術不思進取是一個方面,恐怕更重要的是一些濫片總是能在市場之外找到自己的銷路。史聯文的貪腐方式證明這個市場不只是收視率説了算的,還有決策者的屁股。
史聯文們與粗製濫造的國産劇就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他們用金錢締結了關係。當個人腰包急劇鼓起來的時候,廢鐵當黃金買的傻事,史聯文們會在乎嗎?當粗製濫造者無需為自己作品的銷路擔憂時,製作水準又怎麼提高?
爛片爛劇的事看起來是個製作水準問題,説到底也是個社會治理問題,一些事看起來蹊蹺,但真相不外乎權錢交易這一套的老把戲。史聯文們將一件高門檻的技術活變成了低門檻甚至無門檻的遊戲,他們得到的是利益,賠掉的卻是整個影視製作行業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