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要發展同亞洲鄰國的正常關係並改善其國際形象,關鍵就在於正確認識歷史、重信踐諾
“只有真誠面對過去,哪怕是負面的歷史,才能堂堂正正談論未來。”這句話出自《日本經濟新聞》上個月刊發的一篇社論。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在這樣一個歷史反思意味格外濃重的年份,日本方面的相關表態備受國際關注。
但是,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3月16日記者會上所言,卻透著經不住推敲的弦外之音——“僅僅將焦點對準過去的歷史,對日中關係而言並不具有建設性,日中兩國對於共同面臨的課題,發展面向未來的合作關係極其重要。”這番話貌似瞻顧未來長遠,可骨子裏頗不情願從歷史基點出發。殊不知,正確對待歷史是中日關係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本根不固則無以謂長遠。回望近年來日本一些人在歷史問題上的種種不端言行,世人不得不一再明確提醒他們,要誠心誠意把欠下的歷史課作業做完。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本月初訪問日本時指出,與二戰中關係惡化的周邊國家實現和解需要“正視過去”。這番話引起國際輿論高度重視,英國《金融時報》對此評論道:“德國對過往的明確態度,與日本無法和其鄰國完全和解的狀況形成了鮮明對比。”
按照早先透露的計劃,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在今年8月就歷史問題發表談話。當前,專門為此次談話提供準備的專家懇談會已經成立並開始工作。日本政府對過去那段侵略歷史究竟採取什麼態度?選擇否認或淡化侵略歷史、繼續將那筆負資産背下去,還是真誠深刻反省侵略歷史、輕裝前行?
值得警惕的是,日本國內一些政治力量依然堅持錯誤觀點,甚至有人放出話説,如若不能“弱化”反思和歉意,就沒有必要發表談話。這些雜音甚至在日本國內都引發了不安,日本《朝日新聞》發出警告:“安倍談話”的基礎應該是對戰前日本的行為有明確的認識和反省,如果在這方面曖昧,那麼即使描繪未來也沒有説服力。
日本要發展同亞洲鄰國的正常關係並改善其國際形象,關鍵就在於正確認識歷史、重信踐諾。中日就處理和改善兩國關係達成併發表四點原則共識,其中就包括日方正確對待歷史的內容。2015年,對日本與亞洲鄰國的關係而言既是考驗,也是機遇。日本只有作出正確對待歷史的抉擇,才能抓住“堂堂正正走向未來”的契機。反之,日本只會進一步消耗其國際信譽,自縛枷鎖。
《 人民日報 》( 2015年03月17日 2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