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麻將》作為一齣幾乎完全由兩位老人打牌聊天搭建而成的“話”劇,幾近除去了所有枝蔓,只剩下一場對演技的極端考驗。它除了用你來我往的閒聊撐起場面,劇中兩位演員幾乎不得任何支援,若沒有技壓群雄的表現力與控制力,便會隨波逐流。1985年,於是之、朱琳這兩位代表了當時北京人藝乃至中國話劇演技巔峰的大師,第一次將《洋麻將》搬上中國舞臺時,中國話劇史借由這部作品完成了一次華山論劍式的頂級碰撞。29年後的今天,《洋麻將》復排,不知是否刻意安排,接棒前輩的濮存昕、龔麗君,同樣堪稱如今堅守在首都劇場乃至中國話劇舞臺上的最頂尖演員。雖然新舊作比往往並不公平,但人藝新一代領軍人此次對《洋麻將》的演繹,仍讓我們情不自禁品評,看他們是否可與上一代大師比肩。
最終新版《洋麻將》的表現可謂優秀。濮存昕、龔麗君這對久經沙場的老搭檔再度證明,無論面對多大的挑戰,他們依舊能夠讓自己在舞臺上的演繹一如既往,不灑湯、不漏水。而他們與整個劇組在老版之上做出的創新,譬如更為軒敞仍不失破落的布景、終場前白色天幕下旋轉一週的舞臺、整體更為明麗的表演基調,亦可謂合理、成功。
但是,如果將老版《洋麻將》定為“樣本”(這完全是個人喜好,且逃不脫主觀),那麼新版《洋麻將》與之相比,就難免仍有遺憾。平時都是好脾氣的兩位演員這次雖大改形象罵街、抽耳光、摔摔打打,但最終仍殘有幾分跼踀。濮存昕的表演模式似乎有意混雜了於是之和他自己的風格,一方面保留了於是之在老版《洋麻將》中拉長音來調整節奏以表現蒼老與憤懣的方式,另一方面又延續了他表演中標誌性的瀟灑,兩種風格似乎仍尚未融為一體,難免顯得吃力。當然,於是之的每一次發牌數數不僅能表達不同的情緒,還能“唱”出一種奇妙的音樂感,這種大師的神來之筆,濮存昕只能及前一半,也可算善莫大焉了。而49歲的龔麗君則明顯囿于自己與角色71歲之間的年齡差距,最終只能將角色塑造至大約60歲的程度;加之她一貫的大家閨秀表演風格,走端莊淑德路線,此次與一位“老頑固”對演,難免氣場就軟上三分,本該平衡的秤砣有些壓不太住,與朱琳的一開口便是一生滄桑仍存差距。
對於格外強調傳統的北京人藝而言,新版《洋麻將》上演昭示了新一代臺柱仍能夠奉獻當今中國話劇舞臺最高檔次的表演,前輩衣缽得以傳承,可喜可賀。尚存的差距,亦再次證明前輩造詣的確高山仰止,即便不必亦步亦趨,也當時時引為鞭策。所幸《洋麻將》場次尚多,相信日日磨合,到本輪結束,濮存昕與龔麗君定能再上臺階。(奚牧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