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是幻象,郭敬明是真相;韓寒被固執地想像成批判者,反射的只是當下的無奈感與無力感,而郭敬明的作品被大批小城女孩追捧也只是對權勢和財富依傍的投影;《小時代3》劇情太渣,充斥拜金主義,像“長版MV”,《後會無期》主線太單薄,故事太複雜,像“汽車微電影”……這個夏天,兩個粉絲群體為了各自的偶像線上上線下搖旗吶喊,口水相向,精彩程度絕不輸于大銀幕上的較量。
兩位少年成名的青年偶像,都擁有數量巨大的粉絲群體,在微博上更是數千萬人次關注的大V。萬般擁戴下,電影成為他們證明自身才華和號召力的另一領域。於是,在前兩部賺得盆滿缽滿的前提下,《小時代3》票房目標過5億元,初試身手的《後會無期》更宣稱過8億元。而以2013年“快男”選秀和“選秀十年”為題材的《我就是我》雖然有著紀錄片的嚴肅包裝,可從一開始就是從粉絲腰包裏掏錢,片方借助粉絲的熱情開創了“眾籌”模式拍電影,20天內就從粉絲手裏籌集到500萬元的投資。這次和他們同臺角逐的還有微電影升級過來的《老男孩之猛龍過江》,除了它的前身《老男孩》有8000萬忠實的觀眾,“神曲”《小蘋果》的擁躉也是相當龐大,有觀眾進影院的原因僅僅是喜歡這首歌。
與其説這些電影比拼的是電影的品質,倒不如説它們比拼的是粉絲的能量。為了電影以外的理由走進電影院,這是中國電影今天最不可思議的地方。
2011年暑期檔,憑藉電視劇《宮》走紅並擁有大批粉絲的楊冪出演了國産驚悚片《孤島驚魂》,該片的投資不到500萬元,卻創下9000萬元票房,讓“粉絲電影”第一次顯現出驚人的市場競爭力。作為一種新的類型片,“粉絲電影”以粉絲群體為精準的目標觀眾,一般製作成本較低,但是回報較高。迄今最成功的“粉絲電影”是郭敬明的《小時代》三部曲,以超過10億元的總票房成績成為中國電影史票房最高的系列電影,甚至讓電影的生態發生了改變——電影不但可以由非專業人士拍攝,可以拍出自己的風格自己的好惡,甚至可以拍得根本不是電影。
今年春節檔,拍攝期不到5天、總投資不過300萬元的小成本電影《爸爸去哪兒》,憑藉強大的粉絲號召力與同名電視節目的收視慣性,票房一舉突破7億元。而這個暑期檔,更是一派“粉絲電影”的天下,“賣萌”、“賣腐”、“悲情牌”……雖然內容和題材各不相同,卻都各自擁有廣泛的粉絲群。中國電影工業是否就此邁入“粉絲經濟”時代?
對於自己的電影《小時代》系列被冠上“粉絲電影”的名頭,郭敬明很不以為然:“這太狹窄了!”而面對自己的新作《後會無期》是否也是一部“粉絲電影”的追問,韓寒不置可否:“是不是‘粉絲電影’真的不重要,只要是好電影就行了,我也在努力朝這個方向奮鬥。”《我就是我》片方同樣極力否認自己的作品是一部“粉絲電影”,儘管該片的快男標簽和粉絲痕跡明晰到無法回避。
拍“粉絲電影”不一定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但大家都清楚,“粉絲電影”並非救市良藥,它們不過是看似捷徑的一種“跑偏”——在電影市場這個大賽場裏,“粉絲電影”有自己獨享的遊戲規則。無論是以“快男”之名向粉絲預售票房,還是郭敬明、韓寒明裏暗裏較勁兒,歸根結底,大家盯上的都是支援自己偶像的廣大粉絲。
韓寒微博粉絲3700萬,郭敬明是3200萬。網際網路時代,取得成功的前提是你擁有的粉絲量。這可能是網際網路時代帶給我們的困惑:從周傑倫的《不能説的秘密》到王力宏的《戀愛通告》,再到楊冪的《孤島驚魂》、韓庚的《大武生》、五月天的《五月天追夢3DNA》,內容乏善可陳,口碑參差不齊,但似乎只要有足夠的粉絲,玩什麼都能玩得風生水起。品質好不好、製作是否精良、演繹是否用心,對於目標粉絲來説,這些統統不是問題,在這個消費行為背後只有一個原因:我喜歡。
專業導演還在堅持過去從電影學院學來的藝術語言和表達方式,市場和觀眾卻選擇了《爸爸去哪兒》、《小時代》這樣新語境和新表達方式的電影。這讓很多電影人一頭霧水,不知道電影的未來在哪。作為新的行業現象,“粉絲電影”已經超越了傳統電影行業的正常邏輯,並且正在刷新我們對於電影的定義,電影不再是一種在各種藝術門類裏面相對通俗又非常高大上的藝術形式,而是變成一種大眾娛樂影像産品,而過去中國電影市場靠“高投入、高産出”盈利的所謂“大片鐵律”正在分崩離析。
粉絲要什麼,我就給什麼。《小時代》系列一開始,郭敬明就給他的粉絲們定義了這是一部“來自未來的爆炸”的電影,他就是拍給年輕人看的,他非常自信確定年輕人要什麼,那些奢侈品情結、光鮮亮麗的外表、畫外音敘述體的憂傷、放肆狂妄的揮霍生命,甚至是柔美到喜歡穿斗篷的花樣美男,都是粉絲們能夠在大銀幕上享受到的福利。這是粉絲和偶像之間的默契,但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粉絲消費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無度性”。
膚淺的青春、偶像劇的路數、MV式的唯美,華麗的視覺展示背後是故事的蒼白。有網友稱“粉絲電影=腦殘電影”,粉絲電影背後的狂熱與分裂也有目共睹:有粉絲去電影院連看五六次偶像電影的極端行為,也有粉絲群體製作大量花邊小禮物號召路人支援電影的。
受投資資金、創意等因素局限,目前國內影壇匆匆開工的“粉絲電影”基本上還停留在“明星效應”層面,主打偶像明星的個人號召力。事實證明,依靠粉絲團強有力的熱情及行銷能力,並非所有的“粉絲電影”都大有“錢”途:去年聖誕檔上映的《中國好聲音之為你轉身》公映前曾喊出“破10億元”的票房口號,但首周3天票房僅200萬元,成績慘澹至極。而眼下票房僅600萬元的《我就是我》,更是讓“粉絲電影”遭遇到一次重創。
電影作為一種工業化的産品有著成熟的操作流程和創作規律,偶像也好,粉絲也罷,只是這條工業鏈條中的一環而已。事實上,從《孤島驚魂》到一路所向披靡的《小時代》系列,與票房的一片飄紅相比,電影本身的品質與口碑卻禁不起深究。單靠明星的個人魅力博人氣,當偶像被過度消費,也會加速其人氣的衰竭,提前被新人取代。(記者 吳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