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格爾:超現實主義的黑曜石

時間:2014-05-16 08:28   來源:新京報

  或許是出自醫療世家,加上超現實主義美學在他心裏留下的印記,吉格爾的藝術作品裏往往充斥著人體器官的圖形,而這些有機器官往往會通過某種類機械的裝置,以誇張的方式彼此連接在一起。

  1940年2月5日,瑞士東部的一名藥劑師家庭裏,誕生了一位新的男性成員。這位一直從事醫療工作的父親想方設法為兒子創造便利的條件,希望他能夠成為制藥企業中的一員,不過令他頭疼的是,兒子迷戀的是一種被父親稱為“要飯專業”的行當——藝術。22歲那年,這位名叫H.R.吉格爾的叛逆兒子離開了家,隻身來到了蘇黎世學習工業設計。

  或許是出自醫療世家,加上超現實主義美學在他心裏留下的印記,吉格爾的藝術作品裏往往充斥著那些人體的器官(尤其是性器官)的圖形,而這些有機器官往往會通過某種類機械的裝置,以某種誇張的方式彼此連接在一起,構成類似交媾的意象,這類形象後來有一個貼切的名字,叫“生物機械體”(biomechanic)。

  20世紀70年代是一個電影藝術理念的奔騰年代,超現實主義風格不再只是實驗電影界關門叫好的技巧,借著歐洲藝術電影的東風,折射性焦慮意味的視覺效果也進入了美國電影製作的視野。

  1975年,拉美怪才導演喬多洛斯基雄心勃勃地推出了翻拍科幻巨作《沙丘》的計劃,吉格爾的設計理念與他的藝術旨趣不謀而合,只可惜投資方認為影片概念和視覺設計過於超前,束之高閣;不過吉格爾這塊黑曜石,還是在兩年後等來了自己發光的良機。當時他的畫作《死靈書》(Necronomicon)面世,而一名遠在英國的導演被吉格爾筆下的異世界深深迷戀,並因此啟動了一個影片的計劃。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支在外太空執行返航任務的勘探隊伍,遭遇了一隻有著金屬般骨骼質外表的怪獸襲擊的故事,它沒有眼睛、頭如骷髏,顱部形似人類的陽具,口腔內還有一張具備強烈衝擊力的喙,這只怪獸名叫“異形”。這部由吉格爾主導視覺設計的《異形》電影,成了電影史上乃至流行文化史上不可磨滅的篇章。此後出品的幾部續集,加上數不勝數的文化副産品,讓“異形”成了這個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外星物種之一。

  異形成就了一眾人物,但吉格爾本人的付出卻並未換來等量的所得。“異形”續集借鑒了他的形象設計,卻在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後只字未提他的功勞,導演詹姆斯卡梅倫後續補發了郵件表示歉意,但從中不難管窺到片方對於藝術家的輕慢。

  不過確信無疑的是,吉格爾讓我們在回想起那些外星人形象時,有了大頭綠腦袋之外的另一種選擇,而這種選擇,直到數十年後的今天,還在引導著科幻片朝著更多的方向上延伸。(謀殺電視機 影評人)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