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被放逐”的孔子迎回中國

時間:2014-03-10 12:46   來源:環球時報

  兩會期間,政協委員鄭鋼建議對孔廟加大保護力度,優化文化功能。這固然重要,但把孔子重新迎回孔廟和中國更重要。

  國學大師柳詒徵曾説:“孔子者,中國文化之中心也,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實際還可進一步説,“無孔子則無中國”。作為中國文化的象徵符號,孔子千百年來一直是中國人崇高理想、神聖價值、優雅精神、精美文化的源頭和靈魂。中國遺失了孔子,就會喪失文化上的源頭和靈魂,變成徒具有疆域和種族意義,而不具有精神和價值意義的國家。

  正因如此,中國向來有禮敬孔子的傳統,建立孔廟就是一種重要途徑。晚清時全國已有1740多座孔廟,功能除祭祀孔子,還包括研習禮樂、傳承經典、培養儒生、教化天下,是中華民族重視文教和傳承道統的重要體現。中國如果毀棄了孔廟,就等於砸爛了自己的文化殿堂和精神家園。

  然而近百年來,我們不僅把孔子趕出孔廟,還把孔廟毀棄殆盡。目前,大陸只遺存下100多座保存較好的孔廟,且幾乎都改成了博物館,喪失了傳統文化功能,變成了“只有孔子牌位,沒有孔子精神”的孔廟。而韓國原有孔廟200多座,臺灣地區有孔廟30多座,至今仍基本保存完好,且每年都舉辦莊嚴隆重的祭孔典禮,這讓我們情何以堪!

  更令人震驚的是,近百年來,我們還把孔子放逐出了中國。從社會政治領域到教育文化領域,從典章制度層面到價值觀念層面,無不以反孔子、反儒學、反傳統為榮,最終使孔子的母國反而變成孔子的異邦。上世紀70年代,美國漢學家列文森不無感慨地説:中國已成沒有孔子的國度。”

  李鴻章説,中國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大變局”表面看是中國國勢衰微和西方列強入侵,實質是放逐孔子,拋棄傳統,割斷自己的精神命脈,造成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失憶與精神分裂。近年雖有“孔子熱”和“國學熱”,但仍不足以抵消百餘年來反傳統造成的毀滅性影響,以致我們常有中國處於價值虛無、文化荒蕪、道德沉淪、人心不古境地的感慨。

  加強孔廟使用和保護,要改變目前“祭孔”的文娛表演性質,使其成為真正的祭孔典禮,特別是北京和曲阜孔廟的“祭孔”宜帶有國家祭典的性質。同時借鑒古代“廟學合一”,支援儒家學者在孔廟招生辦學,培養專職從事儒學研究和踐行工作的“儒生”。

  更重要的是,孔子不能只走進孔廟,走上祭壇,還要走入社會,走向民眾,亦即要重新把孔子迎回中國,使儒家文化在各領域、各層面都成為一種活生生、活潑潑的文化生態。比如,以孔子誕辰日為中國教師節,推動全社會紀念孔子;儒家經典進入學校課堂,培養孩子們親近傳統;公務員考試儒家經典,促進中國政治的儒雅化等等。(慕朵生 旅美學者)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