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情節源於生活
“觀看這部戲很難不産生唏噓,因為它觸到了生活的痛處。《老有所依》把這些幾乎所有平民家庭都會遇到的問題拋了出來,角色設置中既有江木蘭這樣的賢妻孝女,也有餘淼、田咪這樣的‘夫妻小騙子組合’,賈幸梅這樣的精於算計的家庭婦女。這些讓人熟悉,他們就是每天常見的親戚、朋友、鄰居,抑或是我們自己。”專欄作家韓浩月説。
“啃老”作為社會上一直廣受關注的現實問題在劇中也有生動體現,劇中余淼和田咪兩口子代表的“啃老”一族,引發眾怒之餘又讓人覺得寒心。還有保姆虐待老人的情景,也讓不少觀眾心疼:呂希的媽媽全身癱瘓後,兩口子為了不耽誤工作找了個保姆來照顧她。沒想到這個看似勤快的保姆,卻一再虐待老人,看到此情此景,電視機前的觀眾們很難不聯想起自家生活中可能面對的問題:是找保姆,還是在繁忙的工作之餘照顧老人?
趙寶剛説:“在創作這劇本時我們走訪了很多人,聽了很多的事,我們戲的著力點在於‘依’,劇中人從不將老人當作包袱,提出的一些出路不能完全解決養老問題,但是所提倡的價值觀足以讓觀眾反思。我想通過這部戲來探討,青年人需要拿出多少精力為事業奔忙,又需要多少精力關注家庭、贍養老人,這是我們這部劇想表達的,也是想要觀眾一同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