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在相親,就是在去相親的路上。”春節期間,不少單身人士把自己的簽名檔改成了這句話。當浪漫情人節邂逅團圓春節,單身人士這句無奈的自嘲流露出淡淡的“情愁”。(見2月15日的新華網)
俗話説: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在中國,男女到了一定年齡還不結婚,就説明自己無能,容易被別人瞧不起。同時,從父母的角度上講,步入中老年的父母除了關注自己的健康外,就是關注子女的婚姻和孫子的成長。如果子女能夠在傳統結婚時間內結婚,自己就可以幫助帶孫子,為子女減負。這本身就是父母對子女的一片關愛。
正出於這兩個方面,一些父母每逢佳節喜歡逼孩子早點找戀人結婚。如36歲男子春節期間被安排18場相親,導致闔家歡成了“鴻門宴”。而一些子女害怕參加這種“鴻門宴”,不得不租男友回家過年。
老實説,每個子女是希望按照傳統時間結婚的,是不想讓父母為此操心的。但由於“80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無論是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都在提升,他們的經濟能力也開始獨立,為了自己的理想與追求而推遲婚姻是具有代表性的事。其父母不僅不理解,還要用傳統的觀念要求他們,導致 婚介網站百合網發佈的報告顯示,超過80%的“80後”面臨家人要求結婚的壓力。
當然,做父母的,眼看著女兒的同學或忙於交朋友,或忙於婚事,而自己的女兒還“八字沒一撇”,能不焦急嗎?不僅熱衷於逼婚,還“代女相親”。殊不知,“男人四十才一朵花,女人三十齣頭才是花骨朵。”子女的婚事是兩個人的事,“一個巴掌拍不響”。即使父母感到滿意的,子女不見得會滿意;子女的感情的事,做父母的,最好是別“瞎折騰”,一切應該由子女自己來處理。畢竟,俗話説得好:“生孩子的”不急,“抱腰的”急什麼?
話雖這麼説,但做女兒的,也應該多體諒父母的心情,把自己的“動向”和“心願”及時向他們彙報,並積極主動參加一些團體活動,擴大自己的社交面,拿出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解決父母的“抱腰的之急”,別讓父母幹出一些每逢佳節逼婚“雷人”的事情來。畢竟,“剩男剩女”問題,不僅是個人問題,也是家庭問題,更是社會問題。(左早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