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英為何拜求“媒體評審團”?

時間:2012-10-08 09:53   來源:荊楚網

  9月28日晚上,“中國好聲音”第12期如約上演,哈林團隊和那英團隊各自決出了各組的第一名,吳莫愁、梁博成為當晚的獲勝者。在第二階段中,導師那英忍不住拜求“媒體評審團”,令人深思。

  導師那英為什麼要拜求“媒體評審團”?當時的情形是這樣:張赫宣、多亮、張煒、梁博分別唱了自己選定的曲目,按導師們的評價,這一輪中,張赫宣的表現勝過多亮和張煒,而弱于梁博。然而在接下來由媒體評審團為張赫宣、多亮、張煒三人投票時,張赫宣的得票卻是最少的一位,這完全顛倒了導師們的評價,這種結果對主考官那英來説是意想不到的,此刻起,她的心情難以平靜,淚水止不住流出來,也令她為最後能否選出本組最好的聲音而擔心。於是,在多亮與張煒的對決後,愛惜人才的她拜求媒體評審團,並請劉歡與她一起向媒體評審團表達心中的想法,希望媒體評審團一定要更多地考慮選手的聲音與歌唱。

  個人以為,張赫宣過早地被淘汰其實與不盡科學的賽制有關。既然導師們已當眾説出了三人的優劣,又何需接著由媒體評審團來表決一次呢?理由如下:

  其一、導師評委與媒體評審團哪個更專業?從歌唱角度來説,導師們無疑更專業,好聲音並非單純比誰的音域最寬,還包括音色、音質、樂感、音準、節奏、情感等諸多元素,俗話説,隔行如隔山,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既然是評好聲音,理應由音樂專業人士評選。

  其二、導師與媒體評審團的評價方式不一樣。“好聲音”講究的是聲音,16強的歌手是由導師們盲聽選出來的,選的是好聲音,而媒體評審團並非以盲聽的形式來投票,而是直接面對選手舉牌投票,其間,不可避免地有聲音以外的因素。

  其三、從理論上來説,導師評委比媒體評審團更理性。因為是專業導師,還因為他們經過了盲聽這一環節,所以導師們能圍繞聲音這一最重要的東西去評價一個歌手,他們也更了解這些歌手;而媒體評審團,由於專業度不夠等原因,難免會有一些人不能準確地評價一個歌手的聲音。

  傾聽了導師用心良苦的拜求以及導師劉歡的誠懇闡述,筆者在敬仰那英、劉歡等人的師德的同時還思考一個問題:難道沒有更好的賽制嗎?其實是有的,在筆者看來,靠媒體評審團評審比不上靠導師評審,而靠導師個人評審,比不上由導師集體當眾打分評審。如果每一場比賽能在評委資料庫中隨機抽出20位評委,由評委各自打分並同時亮分,再按去掉最高、最低分,最後求平均分的辦法獲得的結果難道不是更能避免人為因素,從而使比賽更公平嗎?

  當晚的比賽,張赫宣若不是被媒體評審團淘汰下去,他至少還有再唱一首歌的機會,然而,他卻因媒體評審團給的分太低而被淘汰。個人以為,平心而論,張赫宣的離去是“好聲音”的一大損失,張赫宣外表平靜,內心卻是波濤洶湧,以搖滾唱法獨樹一幟,前面劉歡組的吉克雋逸大氣完美,哈林組的吳莫愁唱法怪異險奇,張赫宣與前面兩位的風格可説是迥然不同,第一輪的演唱,正如導師們的評價一樣,他是三人中唱的最好的一位,然而,結果卻恰恰相反,叫人能不著急嗎?

  那英的拜求並沒能很快奏效,儘管多亮與張煒的演唱各有韆鞦,儘管導師們更認同多亮,但多亮仍被強大的媒體評審團淘汰了……萬幸的是,最後在梁博與張煒的決賽中,媒體評審團與導師們的評定終於趨於一致。最後,筆者忍不住再問一句:一個歌唱節目有必要請媒體評審團來進行專業性很強的評定嗎?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