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視頻《經梧太極第一代傳人閆芳老師收徒儀式上推手》躥紅網路,隨後記者考證卻考而無證。有人説,太極推手事件所揭示的,僅僅是當前中國功夫病症的冰山一角。除了造假之外,中看不中用、自證悖論、武術變舞蹈,這一系列病症都在困擾著中國功夫。更可怕的是,各種文學影視作品對於中國功夫的過度神化,讓不少人徑直將中國功夫與愛國、民族自信心聯繫在一起,中國功夫儼然到了“輸不起”的地步。(《山東商報》9月13日)
金鐘罩、鐵布衫、十八羅漢陣、少林拳……中國人與中國功夫之間的情結,説不清道不明。仙蹤俠侶,神乎其技,既與神仙術士藕斷絲連,又與正義公平密不可分。誰都沒見過俠客,但功夫依然在傳説。及至今日,這種不可證、不可考的功夫,更在商業文化與養生大潮中風生水起,擁躉甚眾,獲利者賺個盆滿缽滿。
有關中國功夫厲害不厲害,歷來口水不休,倒有些花邊似乎可以佐證其真偽:一是拳王霍利菲爾德來華參加商業活動,有人問他對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的看法,被這類問題騷擾多次的拳王終於懶得説客套話了:“他們是演員,他們三個一起上我都無所謂。”二是近年來所謂“中國功夫VS日本空手道”、“中國功夫VS美國職業拳擊”、“中國功夫VS俄羅斯散打”、“中國功夫VS泰國拳王”等比賽,基本上是自家組織、自定規則,然後以自家優勢獲得決定性勝利——神馬“挑戰書”、神馬“巔峰對決”,實質上不過是一場場商演。真正練武的早説過,武術是謙抑內斂的,誇張神化的是武俠小説。
迷戀“中國功夫”,當然沒有原罪,就像外國也有堂 吉訶德一樣。這種迷戀,根植于幾個無可規避的傳統:一是能量崇拜的需要。中國脫胎于長久的封建社會,法治與契約關係淡薄,公平正義難免有些依仗“青天情結”,可惜“青天”不是隨時有,於是就臆想更多人化的超能量來廓清社會秩序、維繫基本倫理。二是文化推波助瀾,中國功夫常附會上歷史名人及傳奇故事,對功夫的想像成為反抗皇權的心理寄託,一旦這種邏輯在傳統文化中獲得內生的力量,“歷史”就在民間敘事中將幻象描摹成真實。三是技術與藝術的雜糅。武術是一種可以自證的技術,而武俠則是虛幻的藝術,但虛實結合往往成為某種慣例,加之“武術成國考”、“武術軍事化”等實踐或理論的推進,功夫偶像就成了一種現實的圖騰。
幾年前,中國放映《葉問2》的時候,也恰巧是《鋼鐵俠2》的檔期。同屬“力量與拯救”的主題,我們訴諸虛妄與傳奇,人家則訴諸科技與機器。早有網友戲言:真要佐證中國功夫天下無敵,不妨讓“葉問”與“機器俠”對決看看。多災多難的中國需要一種能力的救贖,別説一套拳腿、一派任督,就是莊生夢裏的蝴蝶也是好的,但夢醒之後,生活還得繼續,腦子不能癡迷。何況,這已經是21世紀。
越是神化入魔的時候,中國功夫越是亟待祛魅和軟著陸。如果任由忽悠當道,別説曾經的圖騰將會盡碎,恐怕連技術的一點積澱都要被損毀。儘管這聽起來有點殘忍,但誰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功夫,準確地説不是一門技術,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它不具備多大技擊性,所謂的功夫神話更像是一種催眠騙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