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用新音樂演奏《牡丹亭》?

時間:2012-07-04 13:44   來源:新民晚報

  上週四晚上,在上海商城劇院聽了“崑曲王子”張軍的“水磨新調”音樂會,感覺很新奇。劇場裏年輕觀眾很多,氣氛很熱烈很興奮。張軍演唱了10多首曲子,每曲歌罷,掌聲一片。張軍的唱,基本屬崑曲的傳統唱腔,深得蔡正仁老師的真傳,韻味無窮,只是節奏,因為用搖滾配樂而有些變化。新鮮的是音樂,由滬上音樂人彭程任音樂總監並編曲,共有10余名音樂人在為張軍的演唱伴奏,音樂有小提琴、吉他、薩克斯風、爵士鼓等西洋樂器演奏的電聲、搖滾、爵士等西洋音樂,也有簫、笛子、古琴、古箏、鼓板等民族樂器演奏的崑曲傳統音樂,有的唱曲用西洋樂配,有的唱曲用民族樂配,細細聽來,比單純只用民族樂器演奏崑曲傳統音樂,要豐富悅耳。“水磨新調”音樂會結束後,劇場外排起百餘人長長的隊伍,都是年輕人,為的是買一張張軍簽名的崑曲CD。

  望著這長長的隊伍,我突發奇想,能不能用西洋樂與民族樂的混合,來為一齣昆戲完整地配樂呢?比如《牡丹亭》,能否用“水磨新調”式的音樂來表現?説不定,年輕觀眾因為音樂而更親近崑曲呢?值得一試。以前,不是也有過鋼琴伴唱《紅燈記》,交響樂演奏《智取威虎山》嗎?至少,加進西洋樂,京劇音樂顯得豐富,有厚度,有層次感,更悅耳動聽,只用京胡、鑼鼓伴奏,就顯得有點單薄、尖銳、喧鬧,因為少了低音。

  張軍在他“水磨新調”音樂會手冊的《前言》一文中,表明瞭他對崑曲音樂創新的立場。他説:“崑曲的文本、音樂、整體氣質要守住。”“如果我們守住底線,那麼其他的表現形式都是可以為我們所用的。我們沒有因為電聲音樂的加入而破壞崑曲原本悠揚婉約的氣質,反而更好地凸顯了聲腔、演唱、音樂背後的最大元素,那就是情感。”我贊成他的看法。

  至少,增加一齣用新音樂演奏的《牡丹亭》,可以讓觀眾多一種選擇,用新音樂和傳統音樂演奏的《牡丹亭》可以並存,讓我們的戲曲舞臺更活躍。

  藝術,哪怕是最古老的藝術,要想生存發展,總是要隨著觀眾審美的變化,而相應作出一些變化的。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