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唱起《畢業歌》

時間:2012-07-03 09:20   來源:人民日報

  又到一年畢業時。這個夏天,全國又將有數百萬高校畢業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畢業是青年人生承前啟後的轉捩點,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2012年央視綜合頻道再推特別節目《畢業歌》。

  今年《畢業歌》與去年相比,在青春激情、追求理想的文化氣質上一脈相承,但又結合大學生特別是“90後”大學畢業生的代際特徵進行了理念創新。特別節目以“傳唱最美歌聲”為主題,加入了以“文化尋根”為主題的走進基層、貼近生活的核心設計,讓青年人不僅在藝術舞臺上唱歌,更重要的是在人生舞臺上去體驗音樂美的本源。本次《畢業歌》5場比賽8所院校的比賽歌曲全部是由大學生對經典歌曲改編、翻唱而成,而且都是經過時間檢驗的家喻戶曉的作品,如《信天遊》、《茉莉花》、《康定情歌》、《阿裏郎》、《阿里山的姑娘》、《南泥灣》、《瀏陽河》等。來自8所高校音樂專業的學子不僅組成了專業或者準專業的演唱團隊,而且都先期踏上了藝術采風之路,深入8個歌舞之鄉尋求藝術經典的生活根源,並在當地接受民間藝人指導。

  第一集亮相的南京藝術學院和華中師範大學,畢業生們分別去了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和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采風,尋找每首歌曲和旋律濃郁的民族風情以及獨特的音樂形式,接受地域傳統文化的洗禮。在節目中他們通過對音樂作品的改編、原創、主打三個環節,與原生態民間藝人手拉手激情唱響。文化尋根、經典傳承、推陳出新,將青年人的藝術理想、藝術激情與腳踏實地的生活觀察、心靈凈化結合起來,使“最美的歌聲”不僅有了專業之美也有了生活之美。《畢業歌》這一節目創意,體現的不僅是如何讓節目更接地氣,更有藝術創新力,更重要的是表現出一種激勵青年人面向生活、面向人民的引導性。藝術之根源在於生活,青年人的理想也要腳踏實地,“理論總是灰色的,生活之樹長青”的人生哲理通過學生們走基層的藝術尋根得到了生動體現。

  當然,對於青春來説,腳踏大地的同時要放飛理想。《畢業歌》讓來自不同高校的青年學子登上舞臺,用競賽的方式相互競爭、相互激勵、相互鼓舞,節目借鑒了《夢想合唱團》這類團隊節目的某些元素,強化了演唱的團隊性和選手的參與性。“90後”的獨立、個性、非主流、電子化在演唱的組合中體現為團結和共識的豐富性。在節目中,他們相互協作,用演唱與舞蹈的配合,領唱與合唱的交互,獨唱與對唱的互動,創造了一個多聲部的交響式的舞臺空間,青年人的浪漫、熱情、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樣激情飛揚的舞臺上得到淋漓盡致的呈現。這種合作演唱比賽的形式,讓每一個個體都承擔著責任,這與青年人所認同的“我”怎麼樣社會就怎麼樣、“我”是什麼社會就是什麼、“我”有光明社會就不黑暗的價值觀異曲同工,體現出這一代青年人既人格獨立又願意擔當的時代特徵。

  作為一個以青春放歌為主題的畢業生特別節目,本年度《畢業歌》主要選擇來自藝術院校或者藝術院係的專業學生,這樣做雖然提高了藝術表演的專業水準,但似乎也限制了參與者的廣泛性和代表性,而過於瑣碎的比賽環節的設計也使目的性體現得不夠鮮明。但值得肯定的是,通過青年學生的鄉土采風和傾情演唱,不僅使大量中國經典歌曲在青年人中得到傳唱,而且也通過他們的創造性改編,使這些經典歌曲獲得了新的元素、新的詮釋、新的氣質,傳承與創新在《畢業歌》的大舞臺上得到了充分傳達。這應該也是一年一度在央視熒屏上高唱《畢業歌》的文化主題。“我們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會的棟樑;我們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這美好的歌聲是對青春萬歲的讚美,也是對青年畢業生們未來人生的祝福。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