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媧皇”遺骨現世?讓女媧回到神話裏吧

時間:2012-06-12 13:32   來源:錢江晚報

  昨天讀到的一條考古新聞説,最近,在吉縣人祖山考古文化旅遊鑒評聽證會上,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張柏、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文儒等23位專家形成共識:2011年8月13日至10月9日間在山西省吉縣人祖廟遺跡找到的人頭骨,經碳14測定距今6200年左右,根據明代當地人的墨書題記,極有可能屬於傳説中史前三皇時代的“媧皇”遺骨。

  按照這個“共識”,女媧就不再是神話人物了,而是一個實際存在過的人,於是,“女媧造人”、“女媧補天”的神話也就被消解了。

  看看聽證會的名稱:“人祖山考古文化旅遊鑒評聽證會”,新華網上有聽證會現場的新聞圖片,會場上的橫幅上確實是這一行字。為什麼把“考古”和“旅遊”捆綁在一起鑒評?何為“鑒評”?按照一般理解,“鑒”者,鑒定,鑒別,是管文物的真假;“評”者,評估,評價,回答旅遊開發“是否可行”。先考古,後旅遊,考古是手段,是過程,旅遊開發是目的;所以考古和旅遊開發捆綁在一起“鑒評”,考古專家也客串一回旅遊專家。

  但是,我擔心吉縣人祖廟的考古結論,過於一廂情願了一點。按照所報道的內容看,考古結論似乎缺乏充分、翔實的依據。因為人頭骨是在媧皇廟的女媧塑像下面發現的,就能斷定是女媧遺骨嗎?明代當地人的墨書題記稱“皇帝遺骨”就是女媧遺骨嗎?按照目前公認的訓詁結論,“皇帝”一詞始見於秦始皇稱帝之後。秦始皇距今兩千多年,比吉縣人祖山人頭骨晚了4000多年。要將“皇帝”一詞的歷史提前4000多年,晚于秦朝一千多年的明朝的題記顯然不足為憑,還需要更有説服力的證據。

  河北涉縣、河南固始、陜西臨潼等地都建有媧皇廟。山西洪洞縣還有一個女媧陵。現在山西方面宣佈發現女媧遺骨,這些地方的媧皇廟、女媧陵一夜之間皆成“假冒”,他們又會如何反應呢?會不會再次上演一場爭奪“古名人”的鬧劇呢?

  很想知道,參加人祖山考察的23位考古、歷史、神話、民俗專家,端坐在“人祖山考古文化旅遊鑒評聽證會”這個橫幅下面,他們的專業身份沒有讓他們有不適感嗎?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下達成“共識”的?是在證據充分的前提下的真實看法,還是有山西方面的“公關”因素?

  尤其令人意外的是,參加考察的神話學者,對這種輕率顛覆、消解神話的行為,竟然沒有提出質疑。神話是人類童年時期的精神産物,在人類精神史中佔有無可替代的地位,它為後來人類提供了精神創造的不竭的源頭,也影響著後世人們的精神氣質。夏日的星空下,神話故事走進一代又一代孩子的心靈,成為民族記憶長河中的潛流。美國詩人阿奇巴爾德麥克萊施把神話比喻為“世界的隱喻”,他説,“當世界的隱喻死亡時/世界也就完了……/當這些偶像還存在/但卻不再有意義時/末日也就降臨了。”人類學者格雷夫斯説,“有一個故事,而且只有一個故事,真正值得你不斷地講述”。神話的特徵是幻想、想像,是人類在精神天空的自由舞蹈。但是,一具身份可疑的枯骨,捆綁在神話的翅膀上,就能飛翔起來了嗎?一邊想借女媧傳説開發旅遊業,一邊卻顛覆傳説,真是想錢想的,連自相矛盾也顧不上了。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