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桃姐》海報。
第三十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近日頒獎,重新喚起了觀眾對香港本土電影的關注。在重新融入中國電影主流的背景下,曾經創造世界電影奇跡的香港本土電影,其藝術現狀如何,它將何去何從?
多年來,香港本土電影可謂一直在谷底徘徊,但到2010年出現了上升態勢,全年票房收入約15.4億港元,按年上升逾三成半;純粹的港産片在35部左右,也比前幾年的20余部有了較大的提升,且大部分為年輕導演的新作品,以至於有香港影評人稱香港電影迎來了一個“特區新浪潮”。然而,2011年之後,香港本土電影再次呈現下滑態勢。但無論如何,在電影精英集體“北上”的前提下,香港本土電影並未自棄,時刻進行著回歸華語主流電影的努力。
自從許多香港影壇精英選擇“北上”之後,堅守本土的影人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堅守本土路線和個性風格的中年影人,如杜琪峰、許鞍華、韋家輝、麥兆輝、莊文強、彭浩翔、劉國昌、岸西、邱禮濤等,但他們在香港拍片卻較少得到大資金的關注,以中小成本製作為主,如今其中大多數人選擇“北上”。另一大部分年輕電影人,如麥曦茵、雲翔、阮世生、葉念琛、陳慶嘉、秦小珍、黃精甫、曾國祥、羅守耀、郭子健等,華語電影的主力資金自然也不會青睞這些人,在沒有大投資的情況下,小成本影片基本成為他們的惟一選擇。從這兩類人的製片情況可見,近年來的香港本土電影主要是小成本影片。
當下香港本土電影,大體可分為類型片和文藝片。類型片更多地是延續了經典香港類型電影中的“港味”,遠離追求視聽衝擊等技術美學的華語大片。而其文藝片卻與經典的香港文藝片有著較明顯的分野,經典的香港文藝片,曾經作為類型片來處理,在製作模式、敘事手法和美學技巧等方面和其他類型片一樣都具有強烈的類型特徵。然而,由於資金和創作者發生根本變化的原因,當下的文藝片中類型因素相對較少,更趨於純粹的文藝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