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土樓》,咏嘆客家情與義

時間:2012-04-19 10:18   來源:人民網

  圖為劇照。人民圖片 

  將三層樓高的土樓建築“搬”上舞臺——日前在國家大劇院上演的原創歌劇《土樓》,大幕未啟,單單布景已經讓人眼前一亮。

  “青青葛藤遍地生,堅忍不拔根連根。哪怕狂風和暴雨,迎著春光一條心。”一開場,樂器木葉那清麗的樂音,就如一縷春風、一灣山泉,引著人們的心靈“沉”入綿延千里的閩西山鄉。伴著客家方言的童聲吟唱,這座渾圓敦實的土樓開闔流轉,開始演繹一座民居與一眾客家人的悲歡離合。

  土樓是福建特有的民居建築,也是孕育和衍生客家文化的沃土。歌劇《土樓》打動觀眾的就是一群生活在土樓裏的有情有義的客家人。民國初年,師兄弟阿山、阿水追隨師傅奔廣東、下南洋,他們的家眷留守在土樓。阿水的妻子在病逝前,將兒子石頭託付給了阿山的妻子云花。誰知,石頭、石柱被土匪綁架,土樓裏的鄉親們傾盡所有,也只能湊足一個孩子的贖金。善良的雲花,忍痛把生的希望留給了養子,石柱卻中彈身亡。一年後,阿水回到土樓,帶回了阿山和師傅遇難他鄉的消息,而且要帶走石頭。失去丈夫和兒子的雲花,忍住悲傷,決定成全這對父子的團聚。

  生還是死,去還是留,兩次艱難抉擇,客家阿媽雲花的情義讓觀眾唏噓不已。雲花的擔當與守信,落腳在一個“忍”字,不僅僅體現了女性和母親的偉大,也從這超出常人的“忍”折射出客家人性格裏的“韌”。這種韌性,源自於一種不息不止的生命力,就像綿延于全劇的主題曲《青青葛藤》所歌咏的——“堅忍不拔根連根”。

  可貴的是,主創對這種“忍”的處理,通過藝術化的手段和對複雜多面人性的開掘,避免了平面和簡單化。夫離子散的雲花,面對阿水的歸來,內心糾結而複雜。夜深了,她難以入眠,披衣走上陽臺,柔美的月光灑在石頭的面龐上,恍惚之中,雲花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兒子,這讓她的心更如針扎一般。“月朗星稀,我的心裏佈滿了烏雲,依依難捨心愛的孩子,心兒在哭泣……阿山啊,你在深深的大海裏可安寧?柱兒啊,你在遙遠的世界裏可安逸?……啊,你們帶走了我的心,我的心永遠和你們在一起”。雲花的這段咏嘆調,如泣如訴,細膩真實。此時此刻,雲花不是一個道德符號,而是一位如此悲愴、孤獨、矛盾的母親,讓人動容。創作者在弘揚傳統道德的同時加入反思的現代意識,人物形象因此而變得厚實、有力。

  歌劇《土樓》在音樂、舞美方面也頗為可圈可點。木葉元素和客家山歌的多次運用,不僅推進了情節情緒,更為音樂增添了鮮明的民族韻味和地域風情。女高音雲花、女中音師母、男高音阿水、男中音阿勇和男低音族長,作曲莫凡以豐富全面的聲部設計,為人物性格的塑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年過八旬的指揮家鄭小瑛執棒下的樂隊與合唱,流暢而富於表現力。一貫風格大氣的導演陳薪伊,這次更是大大拓展了舞臺的空間。橫向上,她將田埂搭建在臺口前方,多次讓演員走下舞臺,在田埂上歌唱和表演;縱向上,利用土樓的結構特點,通過土樓的開與合,實現祭祀、內院等場景的轉換,更讓雲花和阿勇登上土樓的二層和三層歌唱,舞臺變得更為立體、開闊。通過多媒體表現葛藤的生生不息、大海的浩瀚洶湧,也算作點睛之筆。

  民族性和當代性,一直是歌劇這門舶來藝術在中國落地生根繞不過的命題。歌劇《土樓》,讓我們看到了新的探索和原創歌劇充滿生機的未來。需要商榷的是,民族唱法特別是女主角民族唱法的引入,如何融入其他角色的美聲唱法中而不被淹沒?舞美設計如何既突顯民族特色,又避免陷入“大製作、大場面”等當下歌劇的通病?這是《土樓》留給我的疑問,也是成長中的中國歌劇賦予我們的期待。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